E企办|数字科技如何赋能营商环境

新华社采访人员韩啸
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政务大厅 , 27岁的何邦尧正在“开办企业”窗口前排队取号 。
不同于往常 , 他并没有带着厚厚的一沓证明材料 。
【E企办|数字科技如何赋能营商环境】事实上 , 何邦尧前一天已在重庆市政府推出的“渝快办”手机App上提交了所有信息 。 当日晚间 , 他就收到短信通知 , 信息通过审核 , 所预约的两项服务全部完成 , 凭证件就能在窗口取到营业执照和印章 。
“太方便了 。 我本来担心手续繁琐 , 没想到速度这么快 。 ”何邦尧说 , 不用旁人指导 , 自己填报信息只花了两三分钟:“操作步骤都很简洁 , 证件即拍即传 。 ”
何邦尧所说的 , 是重庆市2021年5月集成在“渝快办”上的小程序“E企办”——它无须借助电脑端 , 率先在我国实现了把开办企业全部事项集成在手机客户端 , 方便企业客户自主完成信息采集、实名认证和电子签名确认 。
“这次 , 我只申领了营业执照和印章 , 后续再根据需要在小程序上一键办理税务发票等其他业务 。 ”何邦尧说 。
“这就是我们提供的‘分时’服务 。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和许可局副局长姚瑶介绍 , 借助区块链技术 , “E企办”将社保、公安、税务、人民银行的信息化系统连接起来 , 形成了开办企业全流程数据闭环 。
“‘分时’服务一直是各地优化开办企业营商环境的难点 。 ”站在一旁的国务院大督查第十三督查组成员边记边说:“多个地区反映 , 税务等全国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与地方系统数据难以共享 , 而重庆市利用区块链技术设置数据中台突破了障碍 。 ”
8月31日起 , 国务院开展第八次大督查 , 组织16个督查组赶赴16个省(区、市)开展10天左右的实地督查 , 利用暗访明察核查线索 , 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
在前往两江新区政务大厅前 , 第十三督查组成员曾电话联系50位使用过“E企办”的企业负责人 , 向他们一一核实使用流程、操作体验 。
“我们必须详细了解他们的想法 。 ”督查组成员解释 , 企业主的体验能检验营商环境的好坏 。 如经过核实 , 一项创新做法确实解决了全国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 , 就值得向其他地区复制推广 。 2020年 , 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了43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 。
除重庆 , 各地均在探索利用数字科技 , 推动改革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例如 , 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至今上线已三年 , 累计办件量达1.5亿件 , 其移动端“随申办”目前月活峰值超过1517万 , 实际办件的网办比例超过70% 。
2013年以来 , 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 , 开办企业从原来线下各部门“多头跑、分头办”“多个网站办” , 到如今政务服务大厅“一网通办” , 时间大幅缩减 , 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