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 |零壹
一个银行职员发现自己是游戏世界中的NPC , 有一天他偶然打破了自己的人生循环——科幻电影《失控玩家》近日在国内上映后热度高涨 , 独特的游戏世界和彩蛋不禁让人想起2018年科幻片《头号玩家》掀起的热潮 。 加上最近 “元宇宙”概念也被拉上风口 , 《失控玩家》甚至成了资本市场谈论“元宇宙”的素材 。
长久以来 , 科幻题材总是像这样走在思想和文化的前沿 。 如今中国本土科幻发展同样日新月异 。 9月12日 , 在上海科协指导 , 阅文集团、上海科技报社联合举办的“阅见幻想·未来已来”科幻大咖跨界对谈上 , 不仅有来自网络文学、视频平台、杂志出版、科研机构等各方嘉宾的深度讨论 , 还发布了《2021科幻网文新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展现了科幻题材在网文市场中的最新趋势和突破 。
文章图片
跟随着时代、科技的变化而不断更迭 , 科幻故事的魅力似乎永远不会过时 。
跨越时代和文化 , 科幻的魅力常在
人们为什么喜欢科幻?
刘慈欣在获得克拉克奖的感言中这样说道:“这个奖项是对想象力的奖励 , 而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似乎只应属于神的能力 , 它存在的意义也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 ”
想象力是包罗万象的 。 科幻作品们用想象去讲述惊心动魄的故事 , 去解构人类情感 , 甚至试图触及宇宙终极问题 , 就像《2001太空漫游》里的黑色石碑、以及刘慈欣在《三体:死神永生》《朝问道》里所描写的那样 。
有的科幻作品指向了哲学论题——如《黑客帝国》相关的“缸中之脑”命题以及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诠释;《银翼杀手》《西部世界》等对人性、生命定义的讨论;《攻壳机动队》对灵魂与肉体的思辨、义体改造后的“忒修斯之船”悖论……
还有人类对科技、未来、未知的恐惧——《流浪地球》里的灾难未来 , 人类不得不推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异形》《普罗米修斯》中来自未知宇宙生物的杀戮;AI会在未来反叛 , 如《终结者》里最终毁灭世界的天网、《西部世界》中奋起反抗的机器人……
文章图片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姚海军在活动分享中这样总结:“科幻是科技时代的文学 。 就像一句诗所讲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虽然不能了解庐山的全面目、整个世界整体的面貌 , 但是我们知道哪一块可能会有危险 , 这是科幻很大的作用 , 它能够让我们避免一些坏的未来 , 选择一些好的未来 。 ”
推荐阅读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大会|国内首次 有点科幻 互联网巨头在元宇宙开大会
- 变化|科幻文学已处于“爆款”前夜?
- 场馆|汇聚工业风、科幻、神话故事,瞭仓沉浸式数字艺术馆明日开馆
- 科幻作家|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落地成都
- 穿越|网文论︱Z世代网络文学写作中的主体性电子游戏逻辑
- 生活|隆回县鸭田镇中心小学开展“放飞科技梦想 科技改变生活”主题科幻画比赛
- 少儿|让少年用科幻思维生活学习探索
- 代表团|成都申幻代表团在华盛顿世界科幻大会中邂逅的美好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