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科幻网文二十年,本土科幻IP改编的未来已来?( 四 )



网文|科幻网文二十年,本土科幻IP改编的未来已来?
文章图片

从这些趋势中不难看出 , 科幻网文的崛起是中国文学走出的“自己的路” 。 科幻的魅力在网文市场中表现同样强势 , 从创作规模来看科幻题材已经成为网文市场的主流构成;而从用户年龄、题材内容来看 , 科幻网文也体现出了快速更迭、不断更新的先锋性 , 这是科幻这一特殊题材发展所必须的 。
对此 ,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部主任赵萍则认为 , 有更多的人进入了网络文学的阅读市场当中 , 意味着网络文学受众也越来越广泛 , 包括了更多阅读水平较高的读者群体 , 这实际上“对网络文学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从好故事到好IP , 科幻IP开发之路怎么走?
但另一方面 , 从“好故事”到动画、影视的转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像全球观众翘首以盼的《沙丘》电影 , 原著小说水平无可置疑 , 但此前影视业已经有过数次“宣告失败”的改编 , 这也是大家对2021版电影期待值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 。
所以对正处于“发动期”的国内科幻IP市场来说 , 自《流浪地球》后整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 如何把一部科幻网文从“好故事”开发成“好IP” , 是一个需要整个产业链去思考、联动的事情 。
首先 , 好小说与好IP并不完全等同 , 究竟什么样的科幻网文“适合”进行IP改编?对此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表示 , “我们更看重能激发用户探索欲、有中国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的科幻作品 。 ”谢颖还提醒从业者们不要陷入国外的话语体系中 , 呼吁行业共同努力创造中国特色科幻作品的高原和高峰 。
基于这些要素 , 像《我们生活在南京》这样的科幻网文就很有影视改编的“底子” 。 该作讲述两个无限电台爱好者时隔200年的对话以及彼此拯救的故事 , 风格上兼具“科幻悬疑+懵懂青春+黑色幽默+逆转未来” , 悬念十足同时在“硬科幻”的点子上有着“软人文”的情感关怀 , 改编的难度偏向于剧作而非影视特效 。 同时这个故事也完全基于中国本土文化语境 , 青年科幻学者、文学博士姜振宇曾经评价这本书是“在欢乐的连载当中悄然解决科幻文类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网文|科幻网文二十年,本土科幻IP改编的未来已来?
文章图片

中信大方工作室总经理蔡欣提到 , 自己特别关注的几个特质是“主题、形式、故事性、情感性” , 如果以这几个维度来分析阅文作家黑山老鬼创作的《从红月开始》在起点爆红的原因 , 不难发现相通之处:
作者创造了一个红月笼罩大地的新世界 , 故事主题新颖 。 人物和情感方面 , 主角陆辛能力强大危险 , 还有疑似多重人格分裂出来的“看不见的家人” , 却偏偏要做个普通打工人 , 这种反差给剧情带来了笑点和差异性 , 男女主角、主角与反派之间的人物关系、情感也设计得颇具悬念 , 精彩、真实而动人 。 从形式上来说 , 该作以主角身世之谜作为悬疑主线串联起一桩桩神秘事件 , 其“大悬念+单元剧”的结构让读者追更欲罢不能 , 也是IP进行影视、动画剧本转化的良好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