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红星专访|雄性激素分泌越多的人越自私?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其神经学机制

由深圳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今年3月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 , 睾酮增多会降低男性的慷慨程度 。 研究发现 , 对于不是很亲近的人 , 睾酮诱发了更多的自私选择 , 会让男性更利己 。 而且 , 研究者首次发现了睾酮影响大脑颞顶交界处(TPJ)对慷慨程度的表征 。

程度|红星专访|雄性激素分泌越多的人越自私?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其神经学机制
文章图片

该研究发表后有文章称 , 小气自私的人主要是因为激素原因所致 , 因此天生就小气自私的人占比会更大 。 对此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采访了该研究的最后通讯作者、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红教授 。
首次发现:睾酮降低慷慨性的神经机制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今年3月刊上的这项研究指出 , 对于不是很亲近的人 , 睾酮会诱发更多自私的选择 , 让人更利己 。 研究还发现 , 睾酮降低慷慨性的神经机制——睾酮会减弱大脑颞顶交界处(TPJ)的活动及其功能性连接来降低慷慨程度 。
【程度|红星专访|雄性激素分泌越多的人越自私?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其神经学机制】在此次研究中 , 课题组招募了70名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的男性志愿者 。 研究人员将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 。 一名未知实验内容的男性实验助手在其中一组志愿者的肩部和上手臂处涂抹含有150毫克睾酮的无色凝胶 , 在另一组则涂抹安慰剂凝胶 。 在实验开始前 , 研究人员让志愿者根据自己和不同人(母亲、父亲、兄弟姐妹、伙伴、孩子、祖父母、家庭成员、亲戚、最好的朋友、朋友圈成员、同事、邻居、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亲近程度进行评分(采用20分的李克特量表:1=非常亲近 , 以此递增 , 20=不亲近) 。

程度|红星专访|雄性激素分泌越多的人越自私?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其神经学机制
文章图片

涂上凝胶3小时后 , 志愿者躺在磁共振仪器中进行决策任务 。 在每一轮决策中 , 志愿者需要作出以下决定:面对不同亲近程度的人(如母亲) , 是选择独自获得更多钱(自私的选项) , 还是自己获得较少的钱并且惠及他人(慷慨的选择) 。 参与者必须在6秒内作出反应 。 研究结果显示 , 无论是涂了睾酮组还是安慰剂组 , 志愿者对他们关系密切的人的慷慨程度大致相同 , 而且慷慨程度都会随着亲近程度的逐渐疏远而降低 。 与安慰剂组相比 , 睾酮组对与他们不太亲近的人慷慨程度的下降速度更快 。 而针对这种行为背后的神经学机制 , 该研究发现 , 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 , 大脑颞顶交界处(TPJ)活动随着慷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 与安慰剂组相比 , 睾酮组参与者的TPJ活动在慷慨程度时反而减弱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