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伽利雷|永远热爱真理与不完美的月亮( 二 )


 
早期非艺术形式的月面描绘 , 或许可以在达芬奇的《莱斯特手稿》(Codex Leicester)中找到些端倪 。 在他之前 , 人们认为月球是光滑且自发光的 , 而在这份手稿中 , 达芬奇认为月面实际上布满了水 , 月光则是由太阳照射水面反射而来的 。 他写道:“月亮上并不平整 , 还有不少凹凸不平的痕迹 。 ”

伽利略·伽利雷|永远热爱真理与不完美的月亮
本文图片

Codex Leicester, Leonardo da Vinci, 1510, 图片来自editions.covecollective.org
 
随着17世纪到来 , 一批天文学家的突然出现 , 终于将月球的面纱为世人缓缓揭开 。
 
1603年 , 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 Gilbert)绘制出下面这幅月亮 。 虽然以往的人类画过无数个月亮 , 但这幅看起来仿佛小学生简笔画一般的素描 , 确实是人类最早的肉眼观察月球地图 。
 

伽利略·伽利雷|永远热爱真理与不完美的月亮
本文图片

Moon drawing, William Gilbert, ~1600, 图片来自galileo.ou.edu
 
可不管一个人视力有多好 , 裸眼月面图终归有观测的极限 。 而接下来这个人的出现 , 则彻底打破了千百年来人类对“完美月亮”的认知 。
 
 
1609年11月30日 , 意大利科学先驱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月球 。 虽然在他自制天文望远镜之前几个月 , 英国数学家、探险家托马斯·哈利奥特(Thomas Harriot)已经用望远镜观测月球 , 并在他的绘制记录中表明月亏处发现有“奇怪的斑点”等现象 , 但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 且由于哈利奥特并未将画作集结出版 , 这位真正的“月面图第一人”知名度并不高 。

伽利略·伽利雷|永远热爱真理与不完美的月亮
本文图片


伽利略·伽利雷|永远热爱真理与不完美的月亮
本文图片

Moon Observation, Thomas Harriot , 1609 , 图片来自wiki
 
由于伽利略接受过艺术的熏陶 , 也对明暗绘画法有所了解 , 他意识到这些光斑与阴影的组合实际上是一些月球的地形结构 。 伽利略看到分隔开月球上日夜的界线(月球表面上的明暗界线), 在越过较暗的区域时表面显得十分光滑 , 但横渡明亮的区域时界线则显得十分不规则 。 由此他推断较暗的是平坦的区域和低洼 , 比较明亮的是粗糙的区域和山脉 。 他根据估计太阳光线从山顶照射到明暗界线的距离 , 推算月球的山脉至少四英里高 , 而这个判断相当准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