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用户身份认证场景中 , 既然没有穷尽其他所有认证手段 , 为什么一上来就是读取、保存和调用这样敏感的人脸信息?更何况 , 中国的个人数据泄漏并不少见 , 为玩游戏就冒着人脸、指纹等私密信息泄漏的风险 , 这符合上述“比例原则”吗?显然是否定的 。
文章图片
▲ 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学特征都是个人敏感信息 。? Pixabay
然而 , 现在平台的解决方案成本由所有打游戏的人来承担 。 你打游戏的时候 , 时不时会突然跳一个人脸识别 , 你得一次次地刷脸 , 既费事 , 又有泄漏个人隐私的危险 。 如果说大部分场合隐私被用来换取方便 , 但在这里 , 你得到了什么?你什么都没得到 , 只是因为那些不负责任的家长没承担自己应有的监管责任 , 他人就得承担麻烦与风险 。
经济学中有“搭便车”的理论 , 即你没有为某事付出成本 , 但是可以“搭别人的便车” , 享受同样的利益 。 在这里 , 却是一个反向便车 , 你没有做错什么 , 没疏于管教孩子 , 让孩子盗用成人账号玩游戏 , 但是有人这样 , 为此引发的后果(平台加强监管 , 增加认证次数) , 却是由你和更多无辜的人承担 。
人脸识别的成本 , 除了隐私泄漏风险 , 还有一些更现实的麻烦 。
刷脸的时候 , 虽然屏幕上只显示脸 , 但实际拍摄范围大得多 。 周末 , 夜深人静 , 你穿着三点式 , 甚至没穿衣服 , 躺在床上打游戏 , 突然跳出一个对话框 , 要你开启摄像头做人脸识别 。 你不知道人脸识别的拍摄范围 , 刷脸时你的整个身体或许都被拍了 。 虽然一般来说 , 大公司信息保护相对较好 , 但小公司呢?说不定个别程序员值班时 , 就在“欣赏”后台存储的各种人脸识别图片 。
▌技术和监管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
在中国 , 只要出现一个问题 , 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 , “要管起来”、“就是需要管” 。 而且“管”的主体 , 一定是自己之外的客体:政府、企业/平台 。 很少会有人反思:“我在其中的责任是什么?我可以为此做什么?”对孩子也一样 , “这孩子需要管” , “老师你好好管教” , “为什么政府不管孩子沉迷游戏/追星……”
而到了今天 , 有了互联网和技术手段的加持 , 种种监管更是如虎添翼 。 摄像头、录音、位置定位、大数据比对 , 任何一个人在互联网面前 , 几乎都是透明的 。 但我们很少讨论 , 仅靠技术手段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如果能解决 , 就不会有“60岁老太太凌晨三点玩游戏”这种事情了 。
而通常的管理思路是:出现问题——用技术管理解决它——问题没解决/产生新问题——用更多的技术管理解决它……无限循环 , 却不去反思真正的原因 ,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