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抠神是如何养成的?米哈游和原神的“抠王”之路( 二 )



首先在大部分玩家的观念里福利少=游戏公司抠 , 各大游戏厂商为了摆脱这个称号 , 新游上线时伴随着大量福利已经成为一个游戏营销的必要流程 , 这样的操作至少可以吸引大量非人民币玩家保证游戏初期的在线率和热度 , 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 拿了福利就老老实实当氪佬眼中的陪玩 。 在满足前两个条件的情况下陪玩又可以提高人民币玩家的游戏体验感 。

玩家|抠神是如何养成的?米哈游和原神的“抠王”之路
文章图片

同时福利也成为一个游戏留住玩家必要手段 , 当游戏活动决策失误时 , 当游戏产生BUG时 , 甚至当一款游戏即将凉凉时 , 福利就成了买通玩家最好的手段 , 可以停止部分玩家的口诛笔伐 , 可以快速降下舆论热度 , 也可以让游戏在线率出现短暂的回春 。 很多玩家对于这种行为表示不满 , 但更多的玩家选择买账 , 长此以往下去导致现在极个别游戏连福利都做的相当不走心 , 甚至连画饼都可以成为游戏给予玩家的福利 。

玩家|抠神是如何养成的?米哈游和原神的“抠王”之路
文章图片

然而《原神》就在开服时剑走偏锋就用五个甜甜鸡重新定义“福利”和“抠” , 直白点讲就是
“我不是抠 , 我游戏品质足够高 , 只用五个甜甜鸡(加血道具)的福利就能吸引玩家”
不过这样的操作放在当时的游戏市场营销可以说是一个笑柄 , 但在之后的时间里《原神》用它“抠出来的福利”从画质 , 剧情 , 音乐 , 配音和次次更新的内容质量上一步步向玩家证明 , 最后也形成了其在手游市场上独有的“米抠游现象” 。

玩家|抠神是如何养成的?米哈游和原神的“抠王”之路
文章图片

其实在当下的中国手游市场里 , 高福利的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一个传统模式 , 同时玩家也在长期的熏陶下习惯了这样的方式 , 然而高福利的背后往往伴随着逼氪 , 爆肝和极度不平衡的游戏体验 。 但还是会有大部分玩家争先恐后的奔向这种游戏 , 对于只想捞快钱的游戏公司这样的营销运营方式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 反观如果有游戏公司想把一款手游做成长线运营……等等 , 不会吧 , 不会吧 , 不会真有游戏公司放着快钱不赚去十年磨一剑?

玩家|抠神是如何养成的?米哈游和原神的“抠王”之路
文章图片

传统手游在运营上舍本逐末一味地把重点放在福利上去吸引玩家而不是用优秀的品质回馈玩家 , 让换皮捞金在中国手游市场成了惯用套路 。 对于一款需要长线运营的游戏 , 福利高强度高质量的发放只会快速贬值游戏内道具价值 , 分散游戏资金降低游戏质量 , 长久以往下去后期还会使游戏循环出现断层加快游戏衰落 。 然而米哈游的《原神》虽然从手游平台起家 , 却从一开始就用“抠”突破了传统手游运营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