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着陆回收精心设计护佑神舟回家
回收着陆是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最后阶段 , 也决定着飞行任务的最终成败 。 采访人员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了解到 , 为了护佑航天员安全回家 , 五院为神舟十二号飞船研制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回收着陆系统 , 确保飞船返回舱走稳归航的最后一段路 。
据介绍 , 回收着陆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 包括结构、降落伞、着陆缓冲、程序控制、火工品、标位等多种类型产品 , 集成了光、机、电、热、高能粒子、柔性特纺材料等多类先进技术 。 整个回收工作过程包括了10余项过程控制 , 各程序动作连贯 , 环环相扣 , 就像一场高水平的特技表演 , 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
【飞船|着陆回收精心设计护佑神舟回家】亮点1精测高度:开启回家“大幕”
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轨飞行过程中 , 回收着陆系统只是在返回舱内静静守候 , 直到飞船返回舱穿过大气层后自由下落至距地10公里高度时 , 由静压高度控制器判断高度 , 并发出回收系统启动信号 , 回收着陆系统才开始工作 。
静压高度控制器只是程序控制子系统的设备之一 , 整个程序控制的“幕后成员”还包括回收配电器、火工控制器、程序控制器、行程开关等 , 它们分工明确 , 各司其职 , 就像人类大脑的不同区域 , 通过发出程序控制指令信号 , 控制着“台前”各执行机构完成规定的弹伞舱盖拉引导伞、拉减速伞、减速伞分离拉主伞、主伞解除收口、抛防热大底、转垂挂等一系列不可逆的动作 。
亮点2逐级开伞:完成从高铁速度到跑步速度的“急刹车”
1200平方米的降落伞在飞船返回舱降落时不能一下子全部打开 , 否则伞会被空气崩破 。 五院设计师们为飞船量身定制了一套三级开伞程序 , 先打开两个串联的引导伞 , 再由引导伞拉出一顶减速伞 。 减速伞工作一段时间后与返回舱分离 , 同时拉出1200平方米的主伞 。 这一系列动作成功将飞船返回舱从高铁的速度降到普通人跑步的速度 。
为防止减速伞和主伞张开瞬间承受的力太大 , 减速伞和主伞均采用了收口技术 , 也就是说 , 放慢伞绳从收拢到散开的过程 , 让1200平方米的大伞分阶段张开 , 保证整个开伞过程的过载处于航天员体感可承受的范围 。 航天员也正因为感受到这一连贯动作的晃动 , 才能确认回收系统工作正常 。
亮点3火箭反推:实现返回舱软着陆
防热大底是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的“铠甲” , 等主伞完全打开后一会儿 , 飞船返回舱就会抛掉这身“铠甲” , 伽玛高度控制装置开始工作 , 通过发射γ射线 , 实时测量距地高度 。 当飞船返回舱降至距离地面1米高度时 , 返回舱底部的γ表发出信号 , “指挥”飞船返回舱上的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 , 给返回舱一个向上抬的力 , 使返回舱的落地速度进一步减小 , 航天员便可安全地着陆 。
推荐阅读
- 飞船|2021中国航天年度照片,每一张都让人心潮澎湃
- 市场|对标苹果,小米12快,更稳;卖旧再换新,转转回收:快,更省!
- SpaceX|因美监管机构环评影响 SpaceX明年初难发射星际飞船
- 着陆|这一年 这些航天事业的辉煌时刻令人难忘
- 飞船|回望2021 | 三人遨游
- 飞船|壮丽太空 梦幻之旅
- 着陆|SpaceX 完成 CRS-24 发射:成功执行 138 次任务、100 次火箭着陆
- SpaceX|SpaceX再创新里程碑 成功完成100次火箭助推器回收
- 手机|各大手机厂商年底拼了?转转:回收服务助消费者轻松卖旧换新
- 回收|美国:实际操作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