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霜染东风,秋揽神舟( 二 )


短时间、高效率的交会对接 , 使航天员飞行体验有了很大提升 , 全自主的交会对接模式也大大减少了地面飞行控制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
在征服宇宙的路上 , 挑战永远存在 , 创新永无止境 。 中国航天人正在奋笔书写世界航天史上的“中国式跨越”新篇章 。
梦想成就荣耀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 。
夏去秋来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 , 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
这是中国航天又一个崭新的刻度 。
3个月来 , 神舟十二号完成了在轨组装建造、维护维修、舱外作业、空间应用、科学试验以及空间站监控和管理等一系列任务 , 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 , 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 , 在轨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 。
而90天里 , “太空出差三人组”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 更为地面上的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浪漫与奇幻的太空世界 。
巡天太极、筷子夹茶水、太空动感单车、空间站折叠厨房……一系列新奇而有趣的“太空细节”将遥远神秘的深空拉近至普通人的身边 。
如果说当年的一飞冲天 , 是古老中国千年飞天梦想的“圆梦”之行 , 那么这一次的中国空间站首征 , 更是点燃新一季太空向往的“造梦”之旅 。
“哇 , 这外面太漂亮了!” 打开舱门 , 极目宇宙 , 这是刘伯明出舱时发出的第一句感叹 。 7月4日 , 中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出舱活动成功实施 。 一系列技术的挑战与突破之前 , 首先扑面而至的 , 是太空带给人类如梦如幻的美感 。
科技之光 , 太空之美 。 刘伯明回味 , 那种美用漂亮来形容是不够的——远望天边 , 如同雨后的彩虹五彩缤纷 , 左手是月亮 , 那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 阴柔幽美;右手是刚刚升起的太阳 , 那是滋润万物的能量之源 , 光芒万丈 。
这是时隔13年 , 继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出舱后 , 中国航天员再一次出舱 , 历时约7小时 , 又一次把足印印在寥廓深空 。
8月20日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 进一步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 , 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比起神舟七号 , 神舟十二号的出舱任务从时长、难度和工作量上都数倍增加 。 中国航天员凭着过硬的本领 , 将“太空漫步”走得扎扎实实 。 第二次出舱活动 , 航天员完成舱外活动的时间甚至比原计划提前了1小时 。
梦想是种子 , 它需要用汗水浇灌 , 需要日复一日的精耕细作来实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