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搜寻外星智能体时 , 这就像在决定系外行星是否“可能宜居”时 , 将地球作为一个模板 。 这也意味着要去寻找我们自己已经测试和验证过的技术 , 或者至少是那些在科学上合理的技术 。
运用这一框架 , 我们可能已经有好几次听到了来自外星人的消息 , 只是还不能证明 。 最近的一次是我们探测到来自比邻星的BLC1信号(下文有更多介绍) 。 但这并不是第一次 。
哇!信号:
1977年8月15日 , “大耳朵”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检测到一个持续了72秒的窄频无线电信号 , 似乎是来自人马座的方向 。 几天后 , 该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杰瑞·R·埃曼(Jerry R. Ehman)在查看打印的数据时发现了这个异常现象 。
“哇!信号”的信号读数 。(图片来源:“大耳朵”天文台/北美天体物理天文台)
这串异常的信号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 他圈出了打印出来的读数——用字母数字代码“6EQUJ5”表示——并在旁边写下“哇!” 。 从此 , 这个强大的信号被昵称为“哇!信号” , 并被许多人认为是来自外星文明的信号 。
该信号没有调制(用于通过无线电传输信息) , 且后续的尝试也没有什么发现 。 尽管如此 , “哇!信号”仍然是可能存在的外星信号的最有力候选者 。 2017年 , 有新的证据表明 , 该信号可能是由伴随彗星的氢云产生的 。 接着 , 在2020年 , 天文学家们认为他们已经将“哇!信号”的来源缩小到了1800光年外的人马座的一颗非常像我们自己的恒星 。 但是依然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 。
正如搜寻外星智能体(SETI)研究所的资深天文学家赛斯·索斯戴克(Seth Shostak)所描述的那样:
“那到底是不是E.T.?没人知道 。 没有人找到另一种解释来说明那可能是什么 。 这就像你听到你家阁楼里有铁链的响声 , 你会想 , ‘我的上帝啊 , 真的有鬼 。 ’但后来你再也没有听到它们 , 那么你会怎么想呢?”
重复爆发(外星摩尔斯电码?):
2007 年 , 天文学家邓肯·洛里默 (Duncan Lorimer) 和他的学生大卫·纳尔克维奇 (David Narkevic) 在查看脉冲星档案数据时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持续时间仅为几毫秒的瞬时无线电脉冲 。 这被称为“洛里默爆发” , 是天文学家们探测到的几个快速射电暴 (FRB) 中的第一个 。
从那时起 , 就已经有超过一百五十个快速射电暴被检测到(主要在档案数据中) , 其中大部分起源于银河系外 。 2020年4月 , 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射电望远镜探测到第一个银河系快速射电暴 , 数据表明它们与具有强大磁场的中子星(磁星)密切相关 。
推荐阅读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耳机|饿了么内测“智能头盔”,外卖小哥送餐能更安全吗?
- Cortex|首发价 2299 元,Redmi 智能电视 X 2022 款 50 英寸今日开售
- 真皮|小米 Watch S1 商务智能手表今日开售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