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华为发布《智能世界2030》报告:未来人与机器将实现感知双向交互

9月22日傍晚 , 华为在“智能世界2030论坛”发布《智能世界2030》报告 。 这是华为首次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 , 对未来10年的智能世界进行系统性描绘和产业展望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为该报告所作序言中提出 , “未来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 本报告给出的预见仅是为科技工作者思考未来智能世界提供一个参考 , 鼓励创新思维 , 探索颠覆性技术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
如著名未来学家、科普作家史蒂文·约翰逊所言 ,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指数级增长时代 。 人类与机器智能合作将迎来黄金时代 , 算法将增强人类智力 。 随着技术呈现指数级增长 , 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 , 让健康可计算、让生命有质量、让数据换粮食、让城市更宜居、让建筑更绿色、让出行更便捷、让产业更智能、让社会更可信 。
这是华为描述的未来十年智能世界远景 。
若能实现 , 人类将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 治疗方案也将不再千篇一律;“垂直农场”规模应用 , 绿色饮食普惠;人们将工作和生活在零碳建筑中 , 同时拥有“懂你”的空间;新能源汽车给予人们专属移动第三空间 , 而新型载人飞行器在提升紧急救援效率 , 降低应急物资输送成本的同时 , 或许将改变人们的通勤方式 。
该报告同时剖析了通信网络、计算、数字能源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未来 。
报告认为 , 随着XR、裸眼3D、电子皮肤、电子鼻等技术的成熟 , “数字视觉、数字触觉、数字嗅觉”将通过下一代网络 , 带给人们身临其境 , 天涯若比邻的体验 。
与此同时 , 网络设计理念将从“面向人的认知”向“面向机器认知”转变 。 而住行合一网络、卫星宽带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认知网络这4种未来网络场景也将逐渐成为现实 。
报告认为 , 未来10年 , 人与机器将实现感知、情感的双向交互 。 无所不及的人工智能将成为科学家的显微镜与望远镜 , 千行万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 。
报告同时预测 , 到2030年 , 通用算力将增长10倍、人工智能算力将增长500倍 。
显然 , 未来计算将面临物理极限的挑战 。
报告同时认为 , 构建智能、绿色、安全的未来计算 , 要从软件、架构和系统层面去创新 , 更要产业界共同探索新的计算基础 , 突破半导体物理层极限 。
报告预测 , 到2030年 , 中国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将高于20%;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比例将超过50% 。 未来10年 , 汽车产业将迎来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慧服务和智能生产的大发展 , 而华为的定位 , 仍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创始主席陈清泉表示 , 要改变人类未来出行方式仅限于研发与制造还远远不够 , 更要致力于通过智能网联技术实现智捷交通 , 进而打造未来智慧城市 , 最终才能真正实现人类未来智能出行方式变革的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