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 为了使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潜心科技攻关 , 请问研究所在科技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哪些创新?
马延和:淀粉的车间制造是我们提出以生物技术推动“农业工业化”的一个标志 。 6年前项目开始设计时 , 谁也没有把握 , 我们也做好了长期奋斗的准备 , 中国科学院、天津市的项目支持给了我们预研的机会 , 可是在人才竞争、大家要“成长”的环境下 , 组织团队潜心研究、不问前程确实很难 。
研究所积极探索科研管理模式创新 , 成立了项目制的总体研究部 , 项目组实行预算制 , 资源由研究所保障 , 不必申请竞争性经费 , 拥有科技问题分解与组织的权力 , 自主协同各个学科研究组的力量 。 对项目组的考核 , 简单、客观、宽松 , 不计较论文产出 , 不计较一时胜败 , 团队成员的绩效薪酬一般高于同等科技人员 。
特别是 , 我们一直在弘扬科学家精神 , 培养家国情怀 , 所领导带头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表率 , 将“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明确为研究所的文化 , 逐渐凝聚了一批有家国情怀、勇于创新、甘于坐冷板凳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宁心静气、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潜心攻关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这项研究工作被认为是基础研究领域“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 请问在您看来 , 这项研究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意义?
马延和:这项研究不是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 , 而是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 ,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 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 此次研究设计、组装出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淀粉合成代谢途径 , 并使其工作效率大幅高于自然生物过程 , 解决了生物功能从虚拟到现实、人工途径生物进化、生化反应能量传递等科学难题 , 体现了学习自然、模仿自然、超越自然的理念 , 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合成生物技术耦合化学催化技术 , 建立了高能量密度、高二氧化碳浓度生物转化的新技术路线 , 虽然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应用还面临众多的科技挑战 , 但孕育了巨大的产业变革新机 。 对于把二氧化碳资源化转变为食品、材料、化学品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 建立了一个创新赛道的新起点 。 未来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技术如果具有经济可行性 , 工业车间制造淀粉将会实现 , 与农业种植相比 , 可以节省超过90%的土地和淡水资源 , 并且消除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必将带来一场新的产业变革 , 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 。
推荐阅读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过程|降解石油产甲烷 古菌拯救“老”油田
- Sreegs|前Tumblr开发者:苹果App Store审核过程令人困惑、随意
- Xiaomi|小米官宣:Watch S1 智能手表即即将正式发布,认真打磨每个细节
- 过程|涛飞网站: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好多!有同感入
- 刘润|12月23日:希望知识给你启发,求知过程给你更大的启发
- 过程|小马AI智能钢琴陪练课app,上了就知道~
- 方面|梁正:算法治理应关注技术使用过程及产生的影响
- 过程|长阳科技: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 过程|盐湖提锂技术突破,我国锂资源供给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