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老人微信被无故扣钱?小心“被保险”了( 二 )


文章图片

消费者在投诉平台上的相关投诉 。

“一般的传统保险,需要对被投保人的第一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等进行确认,相比较而言,互联网保险的保险责任比较简单,在重视前端‘获客’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简化投保程序 。”某保险公司区域经理李女士告诉中新网 。
她表示,按照规定,一般寿险保险只能退回退保时保单所具有的“现金价值”,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投保成功,消费者在后续退保时很难实现全额退保 。
监管出手!诱导投保广告,全面停止
针对老年群体易踩保险陷阱的现象,李女士表示,在一些消费场景中植入的保险广告,一定程度上是在利用消费者的注意力“盲区”进行引流 。
“年轻人可能还会仔细甄别,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操作较为复杂,很可能因为看不懂或操作不当而不小心点了投保,从而引发消费投诉纠纷 。建议对投保人年龄进行限制,以免老年人误投造成损失 。”
对于诱导投保的广告乱象,8月25日,北京市银保监局发布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全面停止在北京地区发布存在过度营销、诱导消费问题的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广告,包括但不限于“首月1元”“1元升级”“免费赠险”“实物抽奖”“限时停售”等诱导、误导性的内容,以及存在广告标识不清晰、关闭按钮不显著、整屏诱导点击等问题的广告 。
你“被保险”过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