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刘宁团队系统化的评估 , 明确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才能解决她的病痛 , 手术前 , Mako智能机器人很快就将老人所需的关节臼大小、关节型号都进行了提前预估 , 并全程辅助这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
机器人辅助规划好手术方案后
手术台上将最小误差的辅助完成手术
专科医生学习周期太长的问题 , 在一些医学技术发达国家同样也有 。 于是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Mako”被开发出来 , 应用于临床 。 并且在两年前获准进入我国应用 。
有了这个机器人的辅助 , 国际国内的关节骨科团队 , 都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 那就是大大缩短了专科医生的培训时间 。 “经过为期半年的培训 , 骨科医生们就可以上机实操 。 高精尖的髋关节置换手术 , 在机器人辅助下 , 一些低年资医生也能操作了 。 ”刘宁表示 , 在操作首台机器人辅助手术前 , 他也接受了严格的培训 , 并通过考核后上岗 。
文章图片
只要让机器人读取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 , 它就能辅助医生做好手术的规划 。 将人工关节的植入角度、深度 , 甚至从哪里开口进入都做好了规划 。 医生们可以通过规划路线先期模拟手术 , 手术时 , 确定的深度、角度甚至力度都有机器人全程监控 。 “角度误差超过5度时 , 机械臂将停工 , 确保手术回归正途 。 在抵达合适位置前的5毫米时 , 机器人会开始发出提示 , 直到关节植入物放置到既定位置 。 ”
以本次接受手术的耄耋老人为例 , 术前严格对患者双下肢进行准确数据测量 , 并将测量数据导入机器人系统中并进行模拟操作 , 机器人基于CT进行3D智能建模 , 为患者生成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 精准测量出植入假体的大小 , 位置 , 进一步实现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数字化、精准化、个性化 。
患者如期被推进了手术室 , Mako智能机器人基于它的精准术前设计 , 通过机械臂精确的定位和导引 , 髋关节假体被精准地安放至患者体内 , 双下肢恢复等长 , 手术过程顺利 。 通过全程数字化导航 , 智能化人机互动 , 完美控制手术精度 , 可有效降低传统手术的操作失误 , 提升手术的规范化、精准化、微创化、高效化、智能化、个性化水平 。 仅仅38分钟 , 刘宁和助手们就为老人成功地完成全髋关节置换 。 老人当天就能在病床上活动手术侧大腿 , 第二天更是能在辅具支持下下地行走 。
据悉 , Mako智能机器人 , 在美国、英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26个国家和地区安装并投入临床应用 。 系统在大量手术下的稳定发挥并得到了使用医院和骨科专家的认可和推崇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梦芯|梦芯科技:精准时空信息赋能汽车技术创新发展
- 无人驾驶飞机|跑道下埋5万多个传感器、无人车导航
- 无人驾驶飞机|跑道下埋5万多个传感器、无人车导航——鄂州花湖机场有多“智慧”?
- 环境研究院|国外科学研究:配上“双眼”,农业无人机看得更精准
- 辅助|地平线余凯:科学家变成创业者,最不能改的就是「求真」
- oppo|[图]OPPO三项外观专利获批:机身背面均配辅助屏幕
- 导航|《戏精导航》成真,高德地图上线首个盲盒式导航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