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的需求正在推动磁共振技术朝着更高信噪比、更高分辨率和对比度以及更快成像速度的方向发展 , 这就需要更高的场强 。 中山医院和联影共同打造的这款5T磁共振设备打破了以往超高场磁共振只能进行神经系统扫描的极限 , 首次实现了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 。 “场强越高性能指标越好 , 成像越清晰 。 ”一位跨国医疗设备厂商高管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磁共振设备的主磁场场强正在不断突破极限 。 7月1日 ,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联影医疗技术集团开启了首款国产全身5T磁共振设备uMR Jupiter的临床试验合作 , 产医融合创新迈上新台阶 。
推动科研向临床转化
临床的需求正在推动磁共振技术朝着更高信噪比、更高分辨率和对比度以及更快成像速度的方向发展 , 这就需要更高的场强 。 中山医院和联影共同打造的这款5T磁共振设备打破了以往超高场磁共振只能进行神经系统扫描的极限 , 首次实现了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 。
“场强越高性能指标越好 , 成像越清晰 。 ”一位跨国医疗设备厂商高管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据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了解 , GE医疗目前已经推出了7T磁共振设备 , 西门子医疗已经做到11.7T的磁共振设备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曾蒙苏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5.0T磁共振重点突破是体部各脏器与关节等功能结合形态的高清临床应用及标准制定 , 从而更早期发现病变 , 提前干预 , 获得更好治疗效果 。 研究包括扩散成像、波谱成像及灌注成像等定量化研究 。 ”
【上海|国产超高场5T磁共振设备 在上海启用】不过 , GE的7T磁共振和西门子的11.7T磁共振仍然主要应用于科研 。 此次联影推出的5T磁共振的意义在于它是全球首台面向临床的全身超高场磁共振 。
联影医疗科技公司磁共振事业部CEO李国斌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5T磁共振定位是新一代的全身超高场临床化机型 , 这是划时代的 。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医院临床使用的磁共振设备主要以1.5T和3T设备为主 , 出于技术限制和安全性方面因素考虑 , 高于3T的磁共振设备尚不能进行除神经系统以外的扫描 。 因此超高场强的磁共振设备大多用于基础科研领域 。
“目前国际厂商7T设备在全身扫描方面仍然有局限性 。 7T设备主要是用于头部和关节的扫描 , 对于如腹盆等部位的扫描还是有困难 。 ”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但也有专家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可能会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 “场强越高 , 清晰度会越有保证 , 能看清更多细节 , 但是速度有可能会降低 。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李铭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李铭认为 ,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高度清晰的图像 , 但是在一些细微结构 , 比如脑内细小分支动脉等结构的成像需要看得比较清晰 。
一位磁共振方面的专家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首台国产5T磁共振设备代表了国内磁共振方面的技术先进性 。 “目前全球范围的高场强设备仍然以支持科研为主 , 在临床方面的应用还较少 。 ”他说道 , “联影与中山医院的合作能够加速推动科研向临床转化的进程 。 ”
据合作双方介绍 , 未来中山医院将与联影集团共同开展5T磁共振项目的科研与临床试验 , 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并缩短国产医疗设备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时间 , 让超高场技术等医疗创新成果加速解决实际临床需求 。
影像数据是战略资源
伴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 , 磁共振等分子影像设备的意义更加凸显 , 相应的放射影像临床医学平台数据库也逐步建立起来 。
去年9月 , 国内首个医学影像标准化数据库——医学图像数据库放射影像数据库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 上海长征医院影像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放射影像数据库相当于是行业发展的战略资源 , 建成后能够便于行业上下游使用这个平台 。 ”
去年12月 , 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中山医院正式启动 。 该中心以临床应用为导向 , 技术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目标 , 通过医、生、理、工多学科交叉、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 , 建设高质量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 , 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和国际合作 , 建设规范的人员和技术推广培训系统 。
过去几年 , 中山医院与联影进行紧密合作 , 先后引入以上海联影公司产品为代表的国产CT、MR、PET-CT等影像设备 , 并建设了华东地区唯一的国产医疗设备临床应用示范基地及精准医学影像研究中心 , 探索“医、研、产”一体化的创新模式 。 今年3月 , 中山医院作为牵头与联影共建的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 。
医疗设备是医之重器 , 中国企业要占领市场最终要靠自主原创研发实力 。 2018年 , 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一体机落户中山医院 , 打破了该领域高精尖、大型医疗设备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格局 。 2019年 , 全球首台全景动态PET-CT成像系统uEXPLORER探索者在中山医院装机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今年5月 , 我国首款用于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芯片发布 , 填补了我国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自研专用芯片领域的空白 。
针对此次发布的全球首款全身5T磁共振设备未来的应用 , 联影集团薛敏董事长表示:“从全球首台2米PET-CT的全球率先应用 , 到全球首台5T磁共振设备的落户 , 中山-联影产医融合创新模式已成为创新标杆 , 为我们下一阶段全面攻克‘卡脖子’技术、掌握重大医学领域国际话语权积蓄巨大能量 。 ”
推荐阅读
- 浦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播,冬奥结束后转入常态化运转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银行|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底层|上海: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前瞻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