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数字货运第一股”诞生背后:平台扎堆上市,盈利很难?

采访人员 程子姣
编辑 王进雨
万亿货运市场头部企业竞争愈加激烈 , 企业在发力原有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宽自身边界 , 布局包括同城、跨城等在内的物流大网络 。 而这背后 , 资本早已入局 , 数字货运几乎成为了汇聚全明星资本的赛道 。
随着全球最大数字货运平台满帮登陆纽交所 , “数字货运第一股”诞生 。 不过 , 今年上市热潮中 , 满帮只是“先人一步” 。
根据媒体报道 , 货拉拉已以保密方式提交了赴美IPO申请 , 寻求筹资至少10亿美元 。 早前 , 福佑卡车也率先提交招股书 , 但被满帮抢先上市 。 在“载人”网约车行业格局初定后 , “载货”市场正逐渐走进聚光灯下 。
据CIC研报 , 预计2025年中国整车市场将达到4.5万亿元 , 其中数字货运的渗透率快速增长到18% , 2025年中国数字货运平台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 , 近五年市场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4% 。
万亿货运市场头部企业竞争愈加激烈 , 企业在发力原有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宽自身边界 , 布局包括同城、跨城等在内的物流大网络 。 而这背后 , 资本早已入局 , 数字货运几乎成为了汇聚全明星资本的赛道 。
数字货运平台争先上市 盈利难?
北京时间6月22日晚间 , 满帮正式登陆纽交所 , 最终发行价为19美元/ADS 。 本次IPO , 共计发行82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 , 按此计算 , 满帮本次融资约16亿美元 。
依照惯例 , 满帮还赋予了承销商1237.5万股ADS的超额配售权 ,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执行“绿鞋机制” , 满帮此次IPO的募资规模至多可达到18亿美元 , 公司估值超200亿美元 。
上市首日 , 满帮报收于21.5美元 , 较19美元/ADS的发行价上涨约13.2% , 总市值达到了233.6亿美元 。 截至7月1日盘前 , 股价维持在20.38美元 。
本次冲刺资本市场 , 满帮只用了4年时间 , 其由江苏运满满和贵州货车帮于2017年合并而成 , 搭建直连货主与司机的线上数字货运平台 。 满帮的基础业务也是数字货运赛道上公司的主要业务——以大数据和 AI 技术研发智能中台 , 链接车、货、人 , 平台进行智能定价、智能分单、智能服务等 。
招股书显示 , 2020年满帮全年GTV(平台总交易额)达1738亿元 , 约占中国数字货运平台GTV总量的64% , 订单量达7170万单 , 共计280万卡车司机在平台上完成货运订单 , 约占中国中重型卡车司机的20% 。
财务数据方面 , 满帮2019年与2020年营收分别为24.7亿元与25.8亿元 , 同比增长4.4% , 净亏损分别为15.2亿元和34.7亿元 , 毛利率从44%增长至49% 。
经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 , 满帮在2020年已实现净利润2.81亿元 , 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1.13亿元 , 同比增长324% 。 招股书显示 , 现阶段满帮收入主要来源于其核心的货运匹配服务及增值服务两方面 。
早在5月初 , 福佑卡车已率先提交招股书 。 作为整车运输领域的两大头部平台 , 拥有着不同的平台发展模式 , 满帮让货主与司机自行交易 , 福佑卡车则参与交易 , 全流程跟踪 。 尽管两家公司都经历了亏损 , 但毛利率已经拉开差距 。
招股书显示 , 福佑卡车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33.9亿元、35.66亿元(约5.44亿美元) , 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1.83亿元(约1.8亿美元) , 上年同期为6.72亿元 。
福佑卡车近年同样挣扎于亏损泥淖中 , 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34亿元、1.16亿元 。 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 , 净亏损为5450万元 , 上年同期净亏损为5016万元 。
值得一提的是 , 满帮以信息撮合模式成为最大的匹配平台 , 福佑卡车以闭环交易模式成为最大的交易平台 , 相对更轻的业务模式使得满帮拥有更高的毛利率 。
2020年满帮的毛利率为49% , 而这一年 , 福佑卡车毛利率才从前一年的-0.3%转正为3.0% 。
福佑卡车长期合作的以重点客户、大客户为主与满帮不同 。 由于参与了运输各环节 , 覆盖“匹配+承运”流程 , 福佑卡车推出了经纪人竞价模式 , 切入交易 , 完成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闭环 , 是行业内首个“全履约交易平台” 。
“神仙打架” 同城、跨城混战加剧
根据CIC报告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公路运输市场 , 2020年总规模达到6.2万亿元 。 其中 , 整车和零担运输是最大的细分市场 , 2020年这一市场规模达到5.3万亿元 , 预计到2025年增长至6.5万亿元 。
万亿货运市场俨如一块肥肉 , 自然免不了巨头角力 , 于自身业务之外跨界秀肌肉 。
货拉拉是同城货运中跑出的头部企业 , 6月初 , 宣布长途大货车业务再开23城 , 主要布局三四线下沉市场 。 截至4月 , 公司长途大货车业务范围已覆盖116座大陆城市 , 包含全中国所有一二级物流节点 , 至此完成跨城业务的物流网络布局 。
近日 , 据媒体公开报道称 , 货拉拉已以保密方式提交赴美IPO申请 , 寻求筹资至少10亿美元 。 尽管其尚未对外正面回应 , 但上市确已提上日程 。 此前 , 货拉拉一度传出上市消息 , 并获得多轮融资 。
不过 , 货拉拉强势追击 , 满帮也早盯上了它盘子里的蛋糕 。
2020年底 , 满帮宣布进入同城货运市场 。 早前收购的同城货运领域的省省回头车 , 最终以新品牌运满满开展同城货运业务 。
当年 , 满帮的一般与行政开支猛增 , 从2019年的12亿元增至39亿元 , 增幅达69% , 其中包含了收购同城货运业务的成本 。
对于满帮进军同城货运市场 , 有观点认为其可以扩充业务线 , 好支撑更大的估值 , 但这一市场早已盘踞货拉拉、快狗打车等老玩家 , 于深耕跨城B端市场的满帮而言面临相对较低的品牌认知度和用户黏性 , 能否突围还是未知 。
货运市场大而分散 , 数字货运平台的渗透率仍旧是极小一部分 。 同城货运主要以面向批发市场及企业的B端为主 , 小商家和个人的C端业务占一小部分 , 通常是搬家等 。 目前 , 同城货运的竞争方式仍是以局部的、垂直行业内竞争为主 。
上海交通委邮政快递专委会副主任、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同城货运行业里 , 无论从商业模式、市场规模还是服务来讲 , 目前没有某一家企业完全脱颖而出 , 都需要市场的检验 。
不过 , 在物流行业稳定增长的背景下 , 同城货运市场迎来了发展黄金期 。 艾瑞咨询研报称 , 近年来规模增速有浮动变化 , 但整体仍呈上升态势 。 未来3年-5年预计仍将保持5%-7%的增长速度 。 但不可忽视的是 , 如今的同城货运行业集中度低 , 市场竞争离散化 , 升级空间可观 。
网约车平台攻入 玩家背靠明星资本
网约车平台 , 同样也已经排队进场 。
2020年6月16日 , 滴滴正式宣布入局同城货运 , 在成都、杭州上线试点后迅速推向全国市场 , 并掀起补贴战 。 带着C端和大公司的资源优势 , 切入货运市场 , 有观点称 , 通过“拉人”网约车所获得的数据、品牌、用户黏性 , 很容易迁移进货运赛道 , 网约车等业务背后的商业模式可以无缝接入货运业务 。
满帮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车货匹配信息平台 , 和滴滴一样掌握车辆信息大数据 , 连接货与车 。 不排除滴滴也会依靠平台的数据优势 , 走向车货匹配平台的方向 , 攻入更广阔的物流大网络赛道 。
《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调研报告》显示 , 2016年以来 , 受宏观经济下行、行业整治规范等因素的影响 , 我国网约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放缓 。 2019年 , 我国网约车行业的市场规模达3044.1亿元 , 同比增长3.42% , 较2018年放缓了25个百分点 。
千亿网约车市场增量逐渐放缓 , 面对10倍体量的万亿货运市场 , 更多带着流量和车辆的网约车企业入局 。
贝壳财经采访人员注意到 , 哈啰出行也推出了同城物流“哈啰快送” , 服务场景主要以市内中短途为主 , 跨城最远不超过500KM , 以30KG以下文件、样品、小件物品递送为主 。
艾瑞咨询研报显示 , 在物流行业细分市场结构方面 , C端业务规模较小但发展稳定 , B端快递城配业务受电商快递热潮迎来飞速增长 , B端业务作为同城货运的基本模块有着超过90%以上的稳定份额 。
货运物流市场“起飞” , 资本早已嗅到微妙变化并成为推手 。
满帮带着超200亿估值赴美上市 , 背后(IPO前)软银持有其22.2%股份 , 为最大机构投资方 , 红杉中国和全明星投资基金则分别持有7.2%和4.9%的股份 。
满帮在上市前经过了17轮(包括运满满、货车帮)融资 。 除软银、红杉外 , 过往投资方还包括光速中国、云锋基金、GGV纪源资本、襄禾资本、老虎环球基金、钟鼎资本、高瓴、金沙江创投、元生资本、腾讯、CMC资本、Baillie Gifford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
福佑卡车招股书披露 , IPO前 , 钟鼎资本持有其12.2%的股份 , 为最大机构股东 , 君联资本、中银、盈信资本、京东物流和经纬中国分别持有9.4%、9.2%、7.3%、6.3%和5.2%的股份 。 相比之下 , 货拉拉7年也完成8轮融资 , 总额超160亿元 , 高瓴目前为货拉拉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 红杉中国、钟鼎投资等也是货拉拉投资人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550万家“货物运输”相关企业 , 其中江苏省以113.7万家相关企业排名第一 , 山东、河北分列二三名 。
从注册量上看 , 近10年来我国货物运输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 2017年增长率为历年来最高 , 同比增长97% , 注册量达69.67万家 , 2020年新增127.74万家 , 同比增长45%;今年前5月新增104.3万家 , 全年注册总量有望超2020年 。 今年满帮抢跑“货运数字化第一股” , 将直接加剧货运市场的混战程度 。
从注册资本来看 , 我国超8成的货物运输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内 , 其中68%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 , 另有15%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500万元 , 而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则占总量的2% 。
艾瑞咨询研报显示 , 物流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自2013年起突破10万亿以来 , 连续6年保持在十万亿的规模体量 。 一方面得益于消费领域的增长 , 另一方面源于行业的细分和下沉 , 头部企业寻找到更多的产业机会和商业模式 。 同时 , 行业增速将趋缓 , 未来5年难再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 对比国外物流发展规律 , 中国物流市场也将进入精耕细作的运营时代 , 降本增效和效率创新将成为物流领域的重要命题 。
【新京报|“数字货运第一股”诞生背后:平台扎堆上市,盈利很难?】研报称 , 在当前市场模式中 , 运力是企业组建产品的根基 , 无论是搭建自有车队或管理三方运力的能力 , 都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之一 。 而能否为运力池提供优质的货源 , 是企业吸收整合运力的资本 , 更多的货源也是企业规模增长的首要途径 。 技术和效率将是行业今后的发展核心 , 未来的五年内 , 拥有运力和货运的企业仍将掌握市场的最高话语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