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2021上半年IPO盘点:哪家公司登顶“募资王”?
文章图片
图1/4
文 | 新浪财经 杨雪梅 徐苑蕾
编辑 | 韩大鹏
2021年上半年 , 资本市场风起云涌 , 中国公司在全球再掀IPO热潮 。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 , 在A股、港股和美股市场 , 上半年合计共有324家中国公司完成IPO上市 , 其中不乏“短视频第一股”快手和“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 , 以及滴滴、京东物流、哔哩哔哩等明星科技公司 。
那么纵观300多家上市公司 , 谁可以坐上上半年的“募资王”宝座?经过资本市场的种种考验后 , 各家公司又有怎样的股价表现?
A股IPO公司数量翻倍 港股迎明星“第一股”
根据统计数据 , 2021年上半年 , 在A股、港股和美股市场 , 合计共有324家中国公司完成IPO上市 , 并诞生了1家超5000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快手)、3家2000-5000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百度、哔哩哔哩、京东物流)和8家1000-2000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携程、时代天使、满帮集团、BOSS直聘、三峡能源、华利集团、贝泰妮、东鹏饮料) 。
文章图片
图2/4
具体来看 , 2021年上半年 , 共有245家公司登陆A股 , 按照GICS行业分类 , 主要集中在工业(67家)、信息技术(47家)、非日常生活消费品(39家)和原材料(33家)几大行业 。
由于疫情后内地本土经济的复苏以及注册制上市的进一步发展 , 相比2020年同期 , 2021年上半年在A股IPO上市的公司数量翻了1倍多 , 尤其是在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上市表现非常活跃 。
数据显示 , 今年上半年在深交所主板、创业板和上交所主板、科创板上市的公司 , 对应数量分别为20家、85家、54家和86家 , 而去年同期分别为17家、28家、28家和46家 。
港股市场上半年则迎来了44家中国公司挂牌上市 , 与2020年同期的49家几乎持平 。 自2018年港交所推行新的上市制度 , 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新经济企业、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 , 港股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 在2021年上半年 , 几乎每个月都有1-2家明星公司赴港上市 。
根据统计 , 上半年就有HM">汽车之家、百度、哔哩哔哩和携程4家中概股公司先后回港二次上市 。 此外 , “短视频第一股”快手以及“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均将上市地选在了香港 。
得益于前述的上市制度 , 2021年上半年港股聚集了14家医疗保健行业的公司IPO上市 , 在行业IPO宗数上排名第一 , 其次为工业(8家)和信息技术行业(7家) 。
值得注意的是 ,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因政策因素在A股上市遇阻 , 因此多家企业转道至港股上市 , 掀起了一阵资本浪潮 。 根据统计 , 2021年赴港上市的房地产和物业企业合计共6家 , 包括越秀服务、星盛商业、宋都服务等 。
美股方面 , 2021年上半年共有35家中概股公司完成IPO , 较2020年同期增加16家 , 其中13家公司在纽交所上市 , 22家在纳斯达克 。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 美股市场更受消费赛道的公司青睐 , 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和日常消费品行业IPO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3家 , 其次是信息技术(5家)和医疗报建(5家)行业 。
科技公司“大手笔”募资
三峡能源登顶A股
据新浪财经统计 , 2021年上半年 , 在A股、港股和美股市场完成IPO的324家公司 , 募资净额合计为4236.56亿元 。 其中 , A股市场和美股市场IPO保持活跃 , IPO募资金额保持增长态势 。 A股上市公司合计募资净额为1927.21亿元 , 去年同期为1330.89亿元;港股为1522.02亿元 , 去年同期为704.31亿元;美股为787.33亿元 , 去年同期为185.86亿元 。
具体来看 , A股市场IPO企业中 , 制造行业的融资金额遥遥领先 , 能源与资源行业位列第二 , 消费行业排名第三 。 其中 , 三峡能源以225亿元首发募集资金净额遥遥领先 , 和辉光电、天能股份、重庆银行和华利集团融资额位列前五 。
在港股市场 , 上半年 , 快手、京东物流、百度、哔哩哔哩、携程这5只极大规模的新股占据了香港新股市场8成的融资总额 , 这些公司大部分是新经济公司 。
2021年上半年 , 中概股回港上市热潮持续 , 百度、哔哩哔哩、携程先后完成回港二次上市 , 这些头部科技互联网回港 , 起到了一定的带头和聚集效应 , 进一步强化港股市场作为新经济桥头堡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
分析认为 , 未来 , 外部压力、制度便利和聚集效应将共同推动更多中概股回归 , 港交所正在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欢迎中概股公司赴港上市 , 更加优化的上市制度将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便利 。
而在美股市场 , 首发募资净额排名前十的企业均为科技互联网企业 , 首发募资净额总计707.74亿元 , 占了中国企业在美股市场整体首发募资净额的89.9% 。 根据首发募资净额排序 , 这十家企业依次为滴滴、满帮集团、雾芯科技、涂鸦智能、BOSS直聘、知乎、水滴、容联云通讯、每日优鲜、万物新生 。
文章图片
图3/4
整体来看 , 上半年在A股、港股和美股IPO募资净额排名前十的上市企业 , 首发共计募资净额为1750.5亿元 , 占了整体首发募资净额的41.3% 。
据新浪财经观察 , 科技互联网企业上市热潮持续高涨 , 且募资额远高于其他领域 。 首发募资净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中 , 港股市场企业占了50% , 以科技、互联网企业居多 。
其中 , 快手以344.51亿元首发募资净额排名第一 , 上周刚刚完成上市的滴滴紧追其后 , 首发募资净额279.83亿元 。 除了快手和滴滴 , 京东物流、回港上市的百度、哔哩哔哩、携程 , 分别排名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九 , 科技企业中 , 线上数字货运平台和国内电子烟巨头雾芯科技也位居前十 。 另外两家则是三峡能源和和辉光电 , 其中三峡能源以225亿元排在第三位 。
科创板“最牛新股”暴涨13倍
快手价值回归
从A股上市企业上半年的股价表现来看 , 截至6月30日 , 共计有136家企业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00%以上 , 占据了整体245家A股上市企业的55.5% 。 表现最亮眼的纳微科技上市首日涨1274% , 6月30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1356% 。
纳微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 , 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 于6月23日在科创板上市 。 纳微科技暴涨背后 , 有一部分原因是过去一年多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势头旺盛 , 在国内市场获得快速增长 。
文章图片
图4/4
从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看 , 大部分科技互联网企业股价呈上涨态势 , 但从6月30日收盘价较发行价的涨跌幅来看 , 涨幅较为平稳 。 其中 , 6月30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超过50%的科技互联网企业有四家 , 快手上涨69.4%、医渡科技上涨55% , 美股市场BOSS直聘上涨108.7% , 叮咚买菜上涨63% 。
其中快手被认为是史上最火爆的新股 , 上市首日涨幅160.9% , 市值超过万亿港币 , 中签一手的盈利金额超过1.8万港币 , 市场做多的热情高涨 。 上市之后 , 快手股价最高达到过417.8港币 , 较发行价暴涨263% 。 不过 , 达到最高点后 , 业绩撑不起高估值 , 快手股价较高点腰斩 。 6月30日快手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69.4% , 市场逐渐冷静 , 快手进入漫漫价值回归之路 。
在回港中概股中 , 二次上市的百度6月30日收盘价较发行价已跌20.87% , 汽车之家则下跌27.7% 。 市值方面 , 百度也已被滴滴赶超 , 超过91亿美元 。 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 , 百度宣布进入电动汽车制造业让投资者兴奋起来 , 股价也因此出现较大波动 。 但目前来看 , 市场已回归观望和冷静态度 , 百度的股价上涨空间未来更多还要看其自身业务的发展 。
而美股市场 , 则在今年年中迎来中概股密集上市热潮 , 滴滴、满帮集团、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6月底成功在美股上市 。
从这些企业股价表现来看 , 两家企业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同为美股上市生鲜零售赛道企业 , 相比较叮咚买菜 , 每日优鲜虽然认购火爆 , 但上市连跌三日 , 首日跌幅达25.7% , 6月30日收盘价较发行价跌了33.5% 。 先上市的每日优鲜股价大跌 ,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于生鲜电商运营模式的质疑 。 或许受市场影响 , 叮咚买菜在上市时调整发行规模 , 减少募资额 , 降低了流动盘 。
其他企业中 , BOSS直聘表现较好 , 上市首日涨幅95.8% , 6月30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涨了108.7%;满帮集团表现平淡 , 两个数据分别为13.2%、7.3%;而6月30日上市的滴滴上市首日涨幅仅1% 。
值得注意的是 , 近日 , 滴滴受到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其实施的网络安全审查 ,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 , 防范风险扩大 , 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 随后 ,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也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 , 防范风险扩大 , 审查期间上述三家企业也停止新用户注册 。 此次审查 , 一定程度上或将影响其后续的股价表现 。
【新浪科技|2021上半年IPO盘点:哪家公司登顶“募资王”?】注:如无特殊标注 , 统计数据来自东方财富Choice;中国企业指中国内地以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如无特殊标注 , 文中提及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元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Google|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推送 调查Pixel 6遇到的掉线断连问题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