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频繁破发、安全审查,赴美IPO迎拐点
文章图片
图1/8
文/黎曼、王非
来源:猎云网(ID:ilieyun)
_原题是:赴美IPO迎拐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 。
近期滴滴、满帮、BOSS直聘三家中概股企业被“安全审查”的消息传出后 , 让大家开始关注赴美上市中概股的命运 。
自去年开始 , 中国企业就开始扎堆赴美上市 , 今年上半年更是创下新高 。 包括悦刻、知乎、BOSS直聘、满帮、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滴滴在内的35家中国企业在今年相继赴美IPO , 总融资金额达123亿美元 , IPO数量和融资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9%和373% 。
但另一方面 , 中概股上市后表现却不如人意 , 每日优鲜、水滴等企业上市日股价频现破发 , soul、哈罗等传出暂停赴美上市计划 , 颇有给赴美IPO热降温的趋势 。 而此次“安全审查”事件一出 , 似乎又给赴美企业破了一盆冷水 。
安全审查影响赴美上市?
7月2日 , 刚刚上市2天的滴滴就爆出被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审查的消息 , 并被检测核实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
文章图片
图2/8
相隔仅三天 , 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同样被审查 , 尽管滴滴、满帮和BOSS直聘都表示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 但审查期间这些企业APP会被下架 , 并停止新用户注册 。
国民级APP被下架审查 , 一时间大家众说纷纭 。 目前为止 , 在官方审查结果出来之前无法下进一步定论 。 此次事件对于接下来有赴美上市的企业来说 , 或许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 已经有互联网公司在IPO临门一脚前选择推迟进程 , “担心监管层态度 , 也担心上市后股价大幅波动 。 我们只能低调再低调 。 ”
目前来看 , 美国市场依旧是全球最大、最发达、最活跃的资本市场 。 与此同时 , 中美双方互相审查的操作也一直客观存在 。
自瑞幸咖啡被爆财务造假后 , 美国方面出台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并于今年3月份正式通过 , 该法案对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提出了更多的信息披露要求 , 否则将面临退市 。
而我国则在2014年5月就宣布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 经过近6年的不断完善 , 于2020年4月27日正式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 并于2020年6月1日起实施 。 此次事件是第一例 。
因此 , 赴美IPO企业 , 尤其是拥有行业基础信息的中国公司及供应链企业需要同时接受中美双方监管 。
一家投资机构投资总监向猎云网表示 , 这或许会加大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阻碍 , 也给投行披露提出了新的课题 。
某一线投行从业者认为:“安全审查的趋势已经形成 。 但其实纵观历史 , 这也并非第一次 , 它本身存在一定的阶段性特点 。 从行业属性来看 , 像滴滴这类涉及个人隐私数据的To C企业 , 港股的容忍度确实会优于美股 , 但也并不是说这些企业未来都不能在美国上市了 。 ”
赴美IPO热潮创新高
滴滴、满帮、BOSS直聘这三家企业都是近一个月来赴美上市的中概股 。 实际上 , 赴美IPO已经成为一股热潮 。 自去年以来中国企业就开始扎堆在美上市 , 今年上半年更是创下新高 。
2021年上半年 , 包括悦刻、知乎、BOSS直聘、满帮、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滴滴在内的35家中国企业相继赴美IPO , 总融资金额达123亿美元 , IPO数量和融资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9%和373% 。 其中 , 滴滴、满帮和雾芯科技的募资额均超过10亿美元 。
文章图片
图3/8
图注:2021年上半年每月赴美IPO数量及募资金额
来自美国纽约证券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 , 2021年差不多会有60家中国公司计划在美国上市 。 据此计算 , 上半年已完成全年预计数量的近6成 。
值得一提的是 , 滴滴、满帮和雾芯科技的募资额均超过了10亿美元 。
文章图片
图4/8
截至6月30日收盘 , 中概股当中 , 滴滴一马当先 , 满帮、雾芯科技都进入了百亿俱乐部 , 此外知乎、叮咚买菜、爱回收 、水滴公司 、掌门教育 、每日优鲜的市值都超过了20亿美元 。
文章图片
图5/8
在全球资本大放水的情况下 , 市场上整体钱多了起来 , 资本也很活跃 。 虽然疫情对不少企业业务数据产生冲击 , 但是依旧抵挡不住这些企业赴美上市步伐 。
上述机构投资总监表示 , 赴美上市热背后主要是资本回流机制问题 。 一方面 , 一些美元基金可能都要到期了 , 需要让老股东先出来;另一方面 , 如果中国市场的估值和美元资本退出都比较完善的话 , 也不必迈出国门 , 这也预示着国内资本市场还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
赴美IPO热潮褪去?
尽管赴美上市打的火热 , 但今年上市的中概股破发现象频发 , 再加上“安全审查”事件 , 仿佛给这些中概股带来一丝冷意 。
因复杂国际关系加之投资者信心不足 , 不少赴美上市的企业陷进破发的尴尬 , 不仅每日优鲜、水滴等创业公司不被看好 , B站、知乎等知名公司也难逃颓势 。 今年上半年 , 超40家中国公司在美股上市 , 其中超12家在上市当天破发 。
文章图片
图6/8
还有公司在上市前调低目标 , 比如叮咚买菜上市前夕紧急更新招股书 , 把融资目标降低至之前的四分之一 。 尽管如此 , 其上市首日也差点破发 , 最终收盘微涨0.09% 。
除此之外 , 一些赴美IPO首日股价高开的公司 , 后续表现也出现不理想的状态 。
文章图片
图7/8
另一方面 , 还有不少企业传出暂停赴美IPO计划 。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 , Soul、哈罗单车、喜马拉雅、七牛云等至少三家公司暂停了赴美上市计划 。
文章图片
图8/8
这些迹象也从侧面表示 , 赴美IPO热潮似乎在缓慢降温 。
不过 , 该热潮降温也与行业密切相关 。
上述投行从业者表示:“破发和暂缓上市其实一直都在发生 , 主要因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异 。 我们注意到 , to B的企业或者在垂直SaaS领域的一些企业比较火热 , 认购时大都获得了超额认购 , 上市后涨势也比较稳健 。 而一些to C企业或者说存在一定政策性风险的企业 , 相对来说 , 出现破发和暂缓IPO进程的情况会比较多 。 ”
老虎证券美国投行业务负责人tony Tian认为 , 就破发而言 , 除了大环境 , 新股上市本身存有风险 , 并不是百分百的包赚钱项目 。 受到大环境影响 , 即便路演时反馈积极的项目也可能碰上黑天鹅事件 。
就目前而言 , 美股上市通道依旧积极 。 tony Tian称 , 相比今年年初 , 接下来的热度并不一定有所降低 , 市场流动性和估值总体依旧保持高位 。 我们也看到 , 优质的、业务扎实的公司在路演期间依旧收到机构追捧 。
企业赴美IPO风险加大后 , 转港上市成为新选择 。
上述投行从业者也表示 , 在这个大背景下 , 他们就有一些客户提出想要转港股上市 。 除了上面提到的个人隐私数据方面的顾忌 , 或者说企业本身恰好是美国方面严查的重点企业类型 , 这些企业就需要转板 。 而对于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一些企业来说 , 防患于未然 , 会选择在其它市场如港股进行二次上市 , 相当于做了一笔增发 , 最终保证企业的融资渠道顺畅 。
因此 , 港股在今年同样异常热闹 。 一边是快手、奈雪的茶、京东物流等企业选择赴港上市 , 另一边是百度、B站、新东方等中概股陆续回港二次上市 。 中信证券预测称 , 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迎来40家左右中概股龙头的集中回归 。 而滴滴在现阶段主动选择赴美IPO颇有“逆行者”意味 。
【猎云网|频繁破发、安全审查,赴美IPO迎拐点】近日 ,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也表示 , 对企业境外上市和回A都持支持态度 , 选择合适的上市地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 。
推荐阅读
- 猎豹|数字化助力实体消费 机器人让商场“热”起来
- 猎豹|加码数字化 西单大悦城引入商场机器人
- 最新消息|国家林业局:全国捕猎野猪1982头 补偿群众损失近400万
- 发射|SpaceX今年发射收官:猎鹰9号31次为NASA送快递
- 材料|从寻金猎人到钛合金人造关节,这本书将重塑你的化学世界观
- SpaceX|SpaceX 成功发射 Turksat 5B 卫星,猎鹰 9 号今年还剩最后一发
- Turksat|SpaceX 猎鹰 9 号计划于明日执行 Turksat 5B 任务
- 职场|LinkedIn领英大改版,量化猎头说:断了他们财路!
- 皮影戏|利用短视频传播非遗不能止步于“猎奇”和“带货”
- 视点·观察|专家:即使将野猪从“三有”名录中删除 民间也不会被允许自由捕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