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变异毒株“拉姆达”引关注
国际战“疫”行动
◎本报采访人员 刘 霞
2020年8月 , 科学家首次在秘鲁发现了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C.37 ,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拉姆达” 。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6日报道 , 这种新毒株可能拥有能增强其传播能力的变异 , 正在全球多个国家传播 , 引起多国卫生官员的注意 。
“拉姆达”变种首次在秘鲁被发现后迅速传播 。 6月14日 , WHO将其归为“关注变种”(VOI) 。 VOI变种指可引起社区传播、传播集群 , 或在多国发现的变异病毒 。 一旦变异毒株出现传播力、毒力增强 , 或使现有检测、治疗方法、疫苗效果降低 , 其将被归为“担忧变种”(VOC) , “德尔塔”就属于VOC 。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6日报道 , 在澳大利亚成为最新发现“拉姆达”的国家后 , 这个毒株已经扩散至31个国家 , 在南美国家的传播率尤其高 , 现在占整个秘鲁新增病例的约81% , 邻国智利感染该变种的患者也达到新增病例的约1/3 。 而且 , 这种变种最近在英国突然出现 。 6月25日 , 英国公共卫生部报告了6例“拉姆达”变种病例 , 均与海外旅行有关 。
“拉姆达”变种正在受到监测 , 因为它携带了一些可能增强其传播能力的突变 。 与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相比 , “拉姆达”变种的刺突蛋白中有7个突变 。
WHO称 , 其中一些突变可能增加病毒的传染能力 , 或降低某些抗体中和病毒的能力 。 例如 , “拉姆达”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病毒借此附着到人体细胞上)中有一个被称为F490S的突变 。 发表于《基因组学》杂志7月刊上的一篇论文指出 , F490S可能是一种“疫苗逃逸突变” , 它既可能使病毒更具传染性 , 也可能降低疫苗产生的抗体识别变异的能力 。
【病毒|新冠变异毒株“拉姆达”引关注】不过 , 英国公共卫生部称 , 这些影响还只是理论上的 ,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种变种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 或使目前使用的疫苗效果降低 , 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来确定这一突变是否真的影响了病毒的行为 。
推荐阅读
- IT|巴西两艘邮轮共计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6例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国药|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IT|世卫组织:2022年或将成为新冠疫情危急阶段的终结
- 端口|俄语黑客论坛出售全新私人定制勒索病毒——BlackCat
- IT|南非研究显示两剂强生新冠疫苗可大幅降低Omicron导致的住院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大脑|新冠病毒会在患者器官内滞留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