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手机App“轻松借钱”背后风险不可不防
点开“滴滴出行”“去哪儿旅行”“哈啰出行”等App,显眼位置均可看到“借钱”;点开“58同城”“美颜相机”等App,显眼位置也能看到“借钱”……据新华社报道,不少手机App存在与自身主要业务毫不相干的借贷功能,并以低息、红包等作为噱头引导用户开户 。业内专家证实,App“借钱”满天飞,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
近段时间,手机用户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手机App具备了借贷功能,甚至一些和其主要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的App,比如拍照、办公软件、网约车等等,都纷纷上线了借贷功能 。而且,几乎所有可以借钱的App,都在标榜自己利息低、放款快、额度高,恨不得所有人都去找他们借钱 。
文章图片
多数情况下,个人要想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是很难的,需要各种证明和手续,最后还不一定能够获批 。为什么一些手机App借钱会这么容易?这些App显然不是在做慈善,一些经不住借贷App宣传诱惑的人在上面申请借钱以后才发现,“轻松借钱”的背后,可以说套路满满 。
部分App中的借贷功能以低息为噱头吸引用户,实际上却埋着高息的深坑 。某款App宣称借款额度最高达到2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只有7.2%;但当网友按照App内的要求填写完各种个人信息后,年化利率一下子涨到了23.4% 。而在黑猫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有多名用户投诉称,一些App里的借贷功能存在重复扣款、收取高额利息、开通后无法取消等问题 。
这些具备借贷功能的手机App,通过各种各样无所不用其极的诱导方式推广自己的借贷业务,势必会导致一些风险意识差,对金融借贷了解不够,同时消费自控能力差的群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最后要么是在各个App之间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应付,要么因为欠款太多无法按时偿还,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每天总是被各种讨债电话所困扰不说,还会影响个人征信,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大麻烦 。
手机App的借款乱象,不能再继续乱下去了 。政府监管部门应持续加强对手机App开设借贷功能现象的监管,尤其是对于当前“什么App都可以放贷”的局面,要有更精准的规范和约束,不能什么App都可以“轻松借钱” 。比如在平台的借贷资质、用户申请门槛、推广方式等方面,都应有更明确和严格的标准,以实现App借贷业务有序、有度发展 。
作为手机用户,尤其是那些收入不那么高,花钱又缺乏节制的年轻人,面对各种借贷App的诱导、营销攻势,更需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和定力,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其所谓的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否则一旦陷入其中,必将麻烦缠身 。而行业监管部门也不妨定期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更多人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增强抵抗金融风险的意识 。
访问:
【电子商务|手机App“轻松借钱”背后风险不可不防】阿里云 - 最高1888元通用代金券立即可用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于本|豆瓣 App 安卓新版本 7.20.0 测试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手机|黑莓宣布 1 月 4 日起将终止 BlackBerry OS 设备服务支持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