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汽车行业6月产销“踩刹车” 芯片短缺惹的祸?
_原题是:汽车行业6月产销“踩刹车” 芯片短缺惹的祸?
文章图片
图1/1
证券时报采访人员韩忠楠
一路高歌猛进的汽车产销量在6月猛然踩下“刹车” 。
7月9日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最新产销数据 , 6月 , 国内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94.3万辆和201.5万辆 , 环比下降4.8%和5.3% , 同比下降16.5%和12.4% 。
实际上 , 今年5月 , 国内汽车产销量就已出现了环比和同比微跌 , 而6月的产销量则进一步回落 。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 5、6月汽车产销量的下滑 , 与多重因素相关 。 其中 , 乘用车主要是受芯片供给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 而商用车则与排放标准切换有关 。
一位上市车企的管理层人士向证券时报采访人员透露 , 芯片短缺对于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影响仍在持续 , 5月以来 , 公司董事长已亲自带队前往芯片公司沟通 , 以保证汽车芯片供应畅通 。
降幅扩大:
芯片短缺是主因
2020年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国内汽车产销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 产销量从去年6月开始实现反转 。 受益于去年汽车产销的低基数和汽车消费全面复苏等因素的影响 , 今年以来 , 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走高 。
【证券时报网|汽车行业6月产销“踩刹车” 芯片短缺惹的祸?】但从4月起 , 前期低基数带来的高增长影响已明显减弱 。 步入到5月 , 国内汽车产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了小幅下跌 , 而6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则出现了明显回落 。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 , 6月 , 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94.3万辆和201.5万辆 , 环比下降4.8%和5.3% , 同比下降16.5%和12.4% 。
细分车型来看 , 乘用车产销155.5万辆和156.9万辆 , 环比下降3.8%和4.7% , 同比下降13.7%和11.1%;商用车产销38.8万辆和44.6万辆 , 环比下降8.3%和7.4% , 同比下降26.3%和16.8% 。
“很明显 , 商用车产销量的同比跌幅要高于乘用车” , 陈士华表示 , 商用车产销量的回落 , 主要是由于国五、国六政策的切换 , 导致商用车的市场需求受到短期抑制 。
实际上 , 近期汽车上市公司披露的产销快报 , 也反映了6月汽车销量“踩刹车”的现实 。
7月9日 , 上汽集团(600104)披露6月产销数据 , 6月 , 公司销售汽车32.86万辆 , 同比下滑31.46% 。 其中上汽大众共销售汽车6.5万辆 , 同比下滑54.63%;上汽通用共销售汽车8.51万辆 , 同比下滑34.97% 。
福田汽车(600166)披露的6月产销快报也显示 , 公司汽车产品实现产量5.77万辆 , 同比下降11.72%;销量6.43万辆 , 同比下降2.65% 。
业内人士认为 , 商用车销量的下滑是政策因素导致的 , 其影响是短期且可控的 , 但乘用车销量的回落 , 则是因汽车芯片短缺引起的 , 这一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快速的解决 。
“芯片短缺给行业带来的影响 , 已经发酵了一段时间 , 但通过层层传导 , 这种压力在6月集中爆发了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 近期 , 汽车芯片的短缺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生产节奏 。 但不同厂商采取的措施却是不同的 , 其中 , 部分合资品牌的订单需求匹配与现有库存出现不均衡现象 , 导致终端销量偏弱;而自主品牌则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稳定产销 , 强化了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 ,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芯片短缺带来的压力 。
一位上市车企管理层人士向证券时报采访人员透露 , 5月以来 , 公司董事长亲自带队前往芯片公司拜访 , 以保证汽车芯片供应畅通 。
“不夸张地说 , 很多自主车企都是排着队在芯片公司门口抢货源 。 ”上述人士表示 , 当前的芯片短缺已经让汽车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其的布局 , 大部分公司或在积极稳定供应链 , 或已与芯片公司进行联合开发 , 以保证芯片生产周期与汽车产品的匹配 。
新能源车维持高增长
尽管汽车芯片的短缺影响了全行业的产销量 , 但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了一如既往的高增长态势 。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 , 我国新能源汽车6月产销分别达到24.8万辆和25.6万辆 , 其中销量创历史新高 , 产销环比增长14.3%和17.7% , 同比增长1.3倍和1.4倍 。
近期 , 多家新能源车企也公布了6月销量数据 , 其中 , 比亚迪6月新能源车销量4.14万辆 , 较之于去年同期的1.42万辆同比增长191.55%;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品牌欧拉6月销量1.08万辆 , 同比增长309.5% 。 此外 , 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广汽埃安等车企 , 6月新能源车销量也成功破万 , 分别达3.13万辆、2.81万辆和1.04万辆 。
新造车企业方面 , 6月 , 蔚来汽车交付8083辆 , 同比增长116.1%;小鹏汽车交付6565辆 , 同比增长617%;理想汽车交付7713辆 , 同比增长320.6% 。
相关数据显示 , 今年6月 , 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达14% , 1~6月的渗透率则为10.2% , 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
崔东树表示 , 之所以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 , 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呈现高增长态势 ,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 , 头部企业因芯片供应不足 , 加之传统车双积分考核压力较大 , 导致公司前期积累的规模优势遭遇稀释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头部车企将进一步加速在新能源车上的转型和布局 。 另一方面 , 对于专注于新能源车市场的新造车企业而言 , 其体量规模较小 , 在芯片需求上更容易得到保障 , 交付量也因此有了超预期的表现 。
山西证券指出 , 未来这种新能源车上行 , 燃油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趋势会进一步强化 , 预计下半年新能源车依然可保持强劲增长 。
全年走势怎么看?
6月汽车销量的下跌 , 似乎已经在行业敲响了警钟: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 , 汽车市场的恢复并不会呈直线上行的 。
陈士华表示 , 目前原材料上涨、芯片短缺等因素 , 均会影响到汽车市场走势 , 仍要对全年的态势保持审慎乐观态度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 , 从目前来看 , 芯片短缺的问题 , 仍然是供求关系的问题 , 还没有涉及其他方面 , 因此对汽车产销量的影响是短期的 , 对上半年的销量影响在10%左右 , 但对全年销量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
“尽管目前芯片的短缺是供应问题 , 但必须要正视的是 , 我们在这方面是存在短板的 , 要想把汽车芯片的短板补回来 , 可能需要至少2~3年的时间 。 ”许海东表示 。
除了芯片给汽车产销带来了不确定性 , 消费信心的恢复也是一大关键 。 崔东树认为 , 今年PPI和CPI剪刀差创新高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仍未结束 , 对企业利润的挤压持续存在 , 尤其是中小企业短期经营压力更大 , 加剧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恢复的难度 , 这些对于车市购买力的恢复都会带来挑战 。
尽管5、6月国内汽车销量的增速有所放缓 , 但整个行业对于今年全年的销量走势仍然抱有较高的期待 , 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 , 更是屡次提高了销量预期 。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市场预测 , 预计2021年全年汽车销量达2700万辆 , 同比增长6.7% 。 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210万辆 , 同比增长9.5%;商用车销量490万辆 , 同比下降4.5%;新能源汽车预计销量达240万辆 , 同比增长76% 。
值得关注的是 , 今年年初 , 中汽协对于新能源车全年销量的预测为180万辆 , 随着新能源车市的持续火热 , 中汽协已连续多次调高了对这一细分市场的预期 。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告诉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 , 是靠需求拉动的 , 随着电池可靠性的提升、车辆安全性的改善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可新能源汽车 , 这是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根本因素 。
“我们给出的预测只是代表了市场的风向 。 ”师建华强调 , 从总体来说 , 当前的市场恢复是远远好于预期的 , 建议整个行业不必过于关注汽车产销量数据上的变化 , 而是要更关注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和趋势 。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