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华网关注App弹窗乱象:藏在手机里的“雷”

8日,工信部发布信息显示,经过对手机App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2021年第二季度,开屏弹窗信息用户投诉举报数量环比下降50%,误导用户点击跳转第三方页面问题同比下降80%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当前手机App广告难以关闭、侵害隐私、涉黄涉赌、弄虚作假等问题仍屡禁不止,治理力度不能减弱 。

手机|新华网关注App弹窗乱象:藏在手机里的“雷”
文章图片

App广告风险让你的手机变“手雷”
“我手机里有20多款App,不少一打开就弹出广告,使用时也会时不时弹出 。”北京朝阳张女士告诉采访人员,手机App广告“轰炸”令她非常烦恼 。
上海等多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发布信息称,当前网民深恶痛绝的手机App广告乱象仍然“顽疾难断” 。
——或无法关闭或“隐藏”关闭,广告关闭难上加难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称,在对600款App广告行为分析后,发现近六成在使用时会弹出广告,其中近七成没有“关闭键” 。此外,在App个性化广告中,仅14%有关闭入口 。
日前,采访人员使用微信、汽车之家、36氪等手机App时发现,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选项设置隐蔽,流程繁琐,用户难以发现 。以微信为例,采访人员依次点击设置-子菜单-“关于微信”-《隐私保护指引》,才发现“个性化广告”的选择入口以蓝色字体标注“埋藏”在相关条文中 。系统提示,这项关闭操作有效期仅为6个月,且关闭后仍会看到广告 。
——一个广告“炸”出一串广告,广告推送威胁隐私安全 。杭州的鲍女士近来忧心忡忡 。“我发现我只要在一款电商App上浏览过什么商品,其他App上竟然就会反复收到这类商品的广告推送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鲍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许多用户都有类似的体验和忧虑,甚至还有部分用户因此遭受损失 。
“手机App推给我的网贷广告实在太多,我头脑一发热,就掉坑里了 。”家住武汉的梅女士今年24岁,她告诉采访人员,因为自己曾浏览使用过某网贷App,之后连续几个月她在不同的App上收到“海量”网贷广告,不知不觉陷入“网贷陷阱” 。
——部分手机App广告涉黄涉赌涉假问题仍存在 。采访人员发现,用百度App浏览部分网页时,网页上的涉黄广告仍能正常显示 。还有不少直播类、视频类手机App中含有违法广告图片,点击后将用户导向涉赌涉黄等违法内容 。另有部分手机App广告打着“超低折扣”“薅羊毛”等旗号,诱骗消费者至售假网站网页 。
采访人员还发现,部分手机App广告会诱骗用户点击包含窃取信息、远程操纵等病毒的链接,严重威胁用户安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