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场景震撼!中科院人工引雷实验画面曝光,网友:天上出现了金箍棒!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最近中国社交媒体上一段“从天上引雷”的视频火了 。 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13日发布的视频显示 , 一道紫色闪电划破天空 , 随即笔直地指向地面 , 整个场景极为震撼 , 有网友惊叹称“天上出现了金箍棒!”科学家为什么要从天上引雷、试验的目的又在哪里呢?
该视频显示 , 7月11日晚后半夜到12日中午 , 山东滨州出现前后两波强对流天气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野外工作人员连续作战 , 多次发射火箭进行人工引雷 。 据介绍 , 人工引雷是指在雷暴环境中 , 利用一定的装置和设施 , 在指定的地点人工触发雷电 , 并将雷电引至预测的位置进行科学试验 。
为什么视频上的闪电会笔直地通向地面?原来 , 人工引雷是由快速上升并拖曳金属导线的小火箭引发的 , 人工触发闪电后 , 云中的电荷就沿着拉直的导线直接传向地面 。
自然闪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尺度长等特征 , 很难进行模拟 , 同时由于其发生的随机性 , 也很难开展近距离的综合观测 , 特别是自然闪电电流更是难以直接获取 。 而人工触发闪电是当前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自然闪电的唯一手段 , 其发生位置确定、发生时间预知 , 可以直接获取其电流、电磁场等关键特征参量 , 所产生的强电磁环境与自然闪电的影响没有差异 , 因此可以基于人工触发闪电开展很多科学试验 , 例如雷击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新型雷电探测技术的研发与测试以及雷电防护技术的测试等 。
【网友|场景震撼!中科院人工引雷实验画面曝光,网友:天上出现了金箍棒!】不少网友还心疼“闪电能量被浪费了” 。 不过据专家介绍 , 单次雷电释放的能量并没有想象中大 。 通常一次闪电释放的能量也就够5个100W的灯泡亮1个月 , 但这些能量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释放的 , 所以雷电的瞬时功率很强 。 由于雷电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 在一个固定地点发生的雷击很有限 , 目前雷电能量的收集也缺乏相应的手段 , 所以还难以有效储存和利用闪电的能量 。(马 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