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美媒:神话和科幻小说打造中国太空文化

【空间站|美媒:神话和科幻小说打造中国太空文化】美国“太空评论”网站7月12日文章 , 原题:中国正在使用神话和科幻小说向全世界推介其太空计划6月17日上午 , 中国发射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神舟十二号飞船 , 将3名航天员送往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 。 中国打造本国空间站 , 源于其被美国排斥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以外 。 但中国并未因此退缩 , 而是继续推进本国太空计划和联盟 。 此后 , 中国不但证明其太空技术声誉良好 , 还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
一连串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凡太空成就并非中国太空计划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唯一元素 。 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也在共同努力打造独特的“中国太空文化” 。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从中国传统文化取材 , 命名各项太空计划 。 例如 , “天宫”是中国神话中掌管宇宙至高权限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 尤其适合作为中国宇航员空中家园的空间站 。
中国月球探测任务以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嫦娥”命名 。 为她捣药的“玉兔”则被用于命名两辆月球车 , 其中第二辆在2019年首次登陆月背 , 而这次任务中至关重要的通信中继卫星“鹊桥” , 取自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
将这些成就与文化传承相连 , 中国的太空计划就不会被呈现为其他太空大国先行者的简单复制品 , 而是出自这个国家的人才和进步 。 它们还提醒人们 , 尽管中国志在抵达最遥远的太空 , 但它的未来永远不会与其文化根基脱节 。
中国太空雄心的最引人注目推介或许莫过于电影 。 2019年上映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大受欢迎 。 该片导演称 , 中国的太空思维迥异于美国的意识形态:美国的梦想是最终离开地球以迁往其他星球 , 但中国的太空梦想是通过利用太空资源改善地球生活 。 因此 , 该片宣传的理念是我们不能试图逃离我们的星球 , 而是必须努力保护它 。
尽管中国大部分太空主题的商业产品仍然针对国内市场 , 但包括《三体》在内的中国科幻小说正越来越受国外读者欢迎 。 与美国视中国与日俱增的太空实力为威胁不同 , 中国科幻小说描绘的太空发展不会构成任何现实风险 。 (作者莫莉·希尔克 , 丁雨晴摘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