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我们天天吃的小麦从哪里起源
物种笔记
从广义上讲 , 麦是麦类的总称 , 有大麦、小麦、荞麦、燕麦等 , 其中以小麦种植面积最多 , 食用最广泛 , 故人们称麦 , 多数指的是小麦 。
小麦最早的称呼叫“来” , 繁体字为來 。 來似麦穗 , 后来又在來字下面加夕 , 像是麦的根 , 这才出现繁体字麥 。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许氏说文云:天降瑞麦 , 一来二麰 , 像芒剌之形 , 天所来也 。 如足行来 , 故麥字从來从夕 。 夕音绥 , 足行也 。 诗云 , 贻我来牟是矣 。 ”据《汉字拾趣》解释 , 来牟是麦的拆音字 。 所谓拆音 , 就是把麦字的字音 , 拆开来读;也可以把来牟两字读快点 , 就能读出麦字的字音来 。由此 , 来牟又成为古代对小麦的另一称谓 。
按照传统的说法 , 小麦起源于西亚 。 先由野生一粒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天然传粉 , 进化成二粒小麦;二粒小麦又与粗山羊草“通婚” , 才得到穗大、籽粒多的普通小麦 。 在西亚和西南亚一带 , 至今还广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与普通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粗山羊草 。 叙利亚西南部、以色列西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则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起源中心 。
按照考古学家在中亚许多地方发掘的小麦遗存推论 , 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驯化的产物 , 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 。 其后 , 从西亚、近东一带传入欧洲和非洲 , 并东向印度、阿富汗、中国等地传播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传》记载说: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 , 在士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 , 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 , 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年在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 , 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 , 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 , 公元前2000年在中国 , 都已先后种植小麦 。
判定农作物的起源栽培史 , 一方面靠历史文献记载 , 另一方面靠所发掘的古文物资料和与这种作物亲缘关系密切的野生种的分布情况等 。 从考古学和实际情况看 , 中国也可能是小麦的发源地之一 , 只不过较之西亚稍晚而已 。
从许多出土小麦文物不难看出 , 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至少已有5000年 , 在距今4000—3000年前 , 小麦不仅在中国西部已有广泛栽培 , 而且在南部、东部和中部也有种植 。
当然 , 仅以出土小麦文物来断定中国也是小麦的原产地 , 似乎有些太武断 ,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发现野生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 。 但若中国不是小麦的原产地 , 在黄河中游和伊犁河谷许多地方 , 却早就有大片的粗山羊草原生群落 , 在西藏高原亦发现有麦穗自行断节的普通小麦原始类型 。 而且周代还有《麦秀歌》 , 《史记·宋微子世家》云:“其后箕子朝周 , 过故殷墟 , 感宫室毁坏 , 生禾黍 , 箕子伤之 , 欲哭则不可 , 欲泣为其近妇人 , 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 其诗曰:‘麦秀渐渐兮 , 禾黍油油 。 彼狡僮兮 , 不与我好兮!’所谓狡僮者 , 纣也 。 殷民闻之 , 皆为流涕”;湖北当阳有“麦城”、山东商河有“麦丘”等地名 , 这些又作何解释呢?看来中国是否是小麦的原产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來|我们天天吃的小麦从哪里起源】(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谈宜斌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标题|致我们的2021,所有奋斗终将闪耀
- 吴祖榕|上线 2 周年,用户数破 2 亿,腾讯会议和我们聊了聊背后的产品法则
- 植物|开放生物资源,保护多样性:我们为了生物安全的那些努力。
- jbhcfw|京东慧采适合什么样的企业入驻,我们公司合适么?
- 人脸信息|如何护住我们的“脸”
- 周建明|周建明: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基础科学研究?
- 感染病例|“奥密克戎”命名一个月 我们对它了解多少
- 安全|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再需要杀毒软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