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钠离子电池即将发布!宁德时代新技术猜想,曾毓群身家狂甩李嘉诚

钠离子电池即将发布!宁德时代新技术猜想 , 曾毓群身家狂甩李嘉诚
何明俊
2021-07-18 19:07:42
来源: 时代周报

8月举行的新能源新材料峰会是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的窗口期
在人口不过300多万的宁德市 , 万亿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的集聚效应正越来越明显 。
随处可见的电动车和充电桩是这座福建闽东小城最显著的标识 。 当地的锂电小镇 , 除了宁德时代 , 还有不少其他新能源企业的身影 , 正在施工的企业园区比比皆是 。 在资本市场 , 宁德时代的一举一动同样牵动着各方人士敏感的神经 。 其中 , 距离发布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钠离子电池技术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
“我们的技术在发展 , 7月可能也会发布一些(新技术) , 比如说我们的钠电池已经成熟了 。 ”在今年5月举行的宁德时代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透露了上述重要信息 ,
有市场观点认为 , 原定于7月的新能源新材料峰会大概率是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的窗口 , 而大会因为疫情等原因延期至8月12日-14日召开 , 因此钠离子电池可能会在8月发布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就此向宁德时代方面求证 , 对方回应称 , “钠离子电池后续会有公开信息 , 大家可以持续关注 。 ”
除钠离子电池 , 宁德时代的CTC(Cell to Chassis)技术也有新进展 。 “CTC技术可能很快就会推出 。 ”7月15日 , 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数字化研发中心主任魏亦民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称 , 但并未透露具体的时间表 。
【技术|钠离子电池即将发布!宁德时代新技术猜想,曾毓群身家狂甩李嘉诚】近期 , 宁德时代股价坚挺 , 董事长曾毓群的身家不断创下新高 , 早已超过李嘉诚 。 7月16日 , 宁德时代收报531元/股 , 总市值为1.24万亿 。 随着新技术发布 , 曾毓群的财富还将不断攀升?
新技术有成本优势?
目前 , 宁德时代采用的是CTP(Cell to Pack)技术 。 国信证券研报显示 , 目前的CTP技术是将单体的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 , 省去了电池模组组装环节 。 CTP技术优势明显 , 通过简化模组结构 , 使得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高50% , 从而提升电池包能量密度和降低制造成本 。
被视为CTP工艺升级版的CTC , 则有可能成为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新电池技术 。 “CTC技术就是将电池直接装到汽车的底盘里 , 通过结构设计的优化来提升能量密度 。 ”魏亦民介绍称 , “CTC技术的高集成意味着电池空间占比更小 , 但这对电池一致性的要求极高 , 要依赖于公司对产品的工艺水平 。 ”
今年1月 , 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曾表示 , 宁德时代将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电池技术 。 目前 , 公司正在规划第二代平台化的CTP电池系统 , 计划于2022-2023年投入市场应用 , 并将针对从A00级到D级全系列车型推出第三代系列化的CTP电池系统;将于2028年前后有望升级为第五代智能化的CTC电动底盘系统 。
魏亦民认为 , CTC技术不一定只集中于电动汽车底盘 , 未来车框、车架上安装电池都是可以进行研究的方向 。 此外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亦了解到 , CTC技术在成本上或具备一定的优势 。
“成本上我想应该是有优势的 , 但具体能够降多少是需要有一个过程 。 ”一位宁德时代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说 。
众所周知 , 降低动力电池成本的一个有效方法是 , 通过回收废旧电池进行拆解并重复利用相关原料 。
7月7日 , 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 其中提出 , 推动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 , 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 , 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 。
宁德时代公共事务部经理刘子瑜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面临着“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 谁出价高就卖给谁 , 这提升了电池回收企业收取废旧电池的难度 。
“回收废旧动力电池的企业有两种 , 一种是将废旧电池进行梯次利用的企业 , 但这些企业不会对废旧电池做安全保护或者合理的重新调配 , 它只需要将废旧电池采购回来 , 然后按电池属性再卖出去 , 这样它的价格会很高 。 ”刘子瑜说 , “对于邦普、格林美这样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来说 , 就目前的电池回收市场状况来说 , 它们根本就抢不到废旧电池 。 ”
刘子瑜表示 , 宁德时代致力于打造“电池生产→使用→回收与资源再生”的生态闭环 。 电池报废后经过再次处理可提取出有价值的金属 , 再重新做成材料回到电池上 。 “如果这样的体系能够真正形成一个标准 , 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将有望得到解决 。 ”他称 。

技术|钠离子电池即将发布!宁德时代新技术猜想,曾毓群身家狂甩李嘉诚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钠离子电池发布渐近
不同于CTC技术的发布时间尚未有定论 , 钠离子电池的发布时间却近在咫尺 。
A股市场上 , 资本先行一步 , 钠离子电池概念股接连上涨 。 7月16日 , 钠离子电池概念股华阳股份(600348.SH)报收8.48元/股 , 圣阳股份(002580.SZ)报收9.00元/股 , 双双封锁涨停板 。
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相似 , 但钠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低、充放电效率慢、初期成本等问题 , 短时间内无法替代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 , 因此市场普遍认为 , 具有性能安全、温度范围适应性宽等特性的钠离子电池更多将用于储能领域 。
实际上 , 钠离子电池并非新技术 。 6月28日 , 由中科海纳和中科院物理所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在山西太原综改区正式投入运行 。 据中科海纳总经理唐堃介绍 , 这次启用的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 综合能量效率达到86.8% 。
开源证券研报观点认为 , 目前我国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 。 钠离子电池现在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共同发展的状态 , 正负极材料性能还需提高 , 与正负极匹配的电解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之所以备受关注 , 原因在于储能业务是宁德时代在成立之初便定下的另一个主业务目标 。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曾表示 , 公司以前也做了很多技术储备 , 相信未来公司在储能领域也能保持很好的竞争力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宁德时代在储能方面所运用的电池多为磷酸铁锂电池 。
财报数据显示 , 2020年 , 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占营收比重已提升至3.86% , 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仅为1.33% 。 宁德时代管理层亦在2020年报中指出 , 报告期内公司前期储能市场布局逐步落地 , 全年实现储能系统销售收入为19.43亿元 , 同比增长218.56% 。
值得一提的是 , 今年4月 , 曾毓群在上海交大“问道·通未来”校友论坛上表示 , 燃料电池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未来有望在储能领域实现落地 。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