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20余位科学家发表观点文章 运用经典进化理论,有力论证新冠病毒起源

【经典|20余位科学家发表观点文章 运用经典进化理论,有力论证新冠病毒起源】本报北京7月16日电 (采访人员吴月辉)7月16日 , 21位中国科学家和1位在中国工作的英国学者联名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题为《关于SARS-CoV-2起源——盲眼钟表匠的论证》的观点文章 , 运用经典进化理论 , 有力论证了为何新冠病毒只可能来源于自然 , 而不可能由人为制造 。
文章指出 , 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具有极高的适应性 , 因此势必经历了更广泛的从动物宿主向人类宿主的适应性转变 。 根据“盲眼钟表匠”的论点 , 该适应性转变仅可能在当前疫情开始之前 , 并在一步步自然选择的驱动下才会发生 。 基于这一理论 , 新冠病毒不可能在大城市的海鲜市场里进化出来 , 更不可能产生于实验室 。
适应性转变是一种复杂的适应性进化 , “盲眼钟表匠”理论认为 , 进化是一步步逐渐进行的 , 每一步都会从一堆随机的“修修补补”突变中保留下一些对生物体来说微小、但可以提高适应度的改变 , 聚沙成塔 。
对此 ,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仲义做了进一步解释 。 他说:“新冠病毒作为一种‘完美’的病毒 , 必然是自然演化的产物 。 因为哪怕是最顶尖的人类科学家 , 也无法‘制造’一个完美适应人群的病毒 。 ”
吴仲义还表示 , 目前已有的大量研究工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小鼠原本不能感染新冠病毒 , 但科学家用人工选择的方法找到了能够感染小鼠的新冠毒株 。 即便如此 , 这些人为筛选的毒株也无法在小鼠种群中引发如此大规模的疫情 。
吴仲义说:“因此我们推论 , 在新冠疫情暴发前 , 相关病毒已经在野生动物和人群中经历了反复的互相感染 , 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积累了适应人体的突变 。 在入侵人群的过程中 , 病毒屡败屡战 , 直到演化成今天这种极其适应人群传播的状态 。 ”
而且 , 与普通感冒相关的人类冠状病毒的进化史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 这些冠状病毒在全球传播之前已经在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相互感染与传播了数百年 。
此外 , 吴仲义团队还提出了新冠病毒的渐进式演化模型 。 在此模型中 , 病毒的PL0(原发地)应当人迹稀少 , 是动物宿主的栖息地 , 病毒得以在此处与其动物宿主展开竞赛 。 随后 , 病毒偶然扩散到了没有群体免疫的人群中间 。 第一个疫情暴发地(即PL1)与PL0必然有所不同 , 原因是PL1里的人群对此种病毒没有免疫力 , 说明人群事先并没有接触过这种病毒 。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以及艾滋病的流行 , 都支持这一推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