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采访人员:丛刚 孙桐桐 每经编辑:裴健如
喜欢长跑的安聪慧 , 执掌极氪以来 , 已经很少有时间跑步 。 作为极氪智能科技的CEO , 安聪慧比之前更忙碌 , 每天都要面对意想不到的问题 , 但这样的日子却让他感到更加快乐和兴奋 。
“智能电动代表着未来 , 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像智能电动车这么诱人 。 ”7月20日 , 在吉利大厦的办公室里 , 安聪慧点燃一根香烟 , 将极氪的来龙去脉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娓娓道来 。 淡然笃定的状态 , 一如他所执掌的极氪 。
3月23日 , 吉利公布财报后 , 对外宣布推出全新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智能科技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出任极氪董事长 ,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担任极氪CEO 。 7天后 , 同在港交所上市的小米集团发布公告 , 宣布进入造车领域 , 小米CEO雷军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
突然的品牌发布 , 让业内猜测 , 极氪是吉利为了赶潮流、“抓风口”而临时起意的品牌 , 目的是为了迎战互联网公司的跨界造车 。
“显然不是 。 “安聪慧面带微笑却又坚定的说 , “极氪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 , 吉利从7年前就开始谋划布局 , 我们是想明白了、准备好了 , 再出手 。 ”
文章图片
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筹划7年 , 极氪问世“水到渠成”
孙子兵法云:“谋定而后动 , 知止而有得” 。 对企业来说 , 战略布局事关生死 。
事实上 , 吉利筹划极氪项目 , 缘于它与沃尔沃的合作 。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 , 成就了轰动全球的“蛇吞象”并购案 。 而自2012年起 , 吉利与沃尔沃就开始探讨如何更深入地进行技术和品牌运营的合作 。
安聪慧向采访人员透露 , “吉利收购沃尔沃并不是简单地把它的技术运用到吉利中来 , 而是通过双方的合作 , 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 开发面向未来的技术和产品 。 比如 , 双方共同开发的CMA架构 , 在这一架构基础上 , 我们打造了领克 。 领克规划好以后 , 在实施的过程中 , 双方就在思考下一代产品是什么 , 未来是什么 , 得到的答案就是‘智能电动车’ 。 ”
为了研发智能电气化架构 , 2013年 , 吉利旗下全资子公司威睿电动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睿公司)成立 , 主营业务为制造、研发、销售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电控、电机及系统集成 。
三电技术好比传统汽车的动力总成 , 是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部分 , 威睿公司的成立 , 为SEA浩瀚架构和极氪品牌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
公开资料显示 , SEA浩瀚架构是吉利历时4年投入180亿元打造的智能纯电架构 , 车型从A级到E级全覆盖 , 在空间、三电、智能、自动驾驶、安全和性能等方面重点创新 。 极氪品牌ZEEKR 001 , 正是基于浩瀚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 。
“我们开发的SEA浩瀚架构 ,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丰田、大众的成功 , 得益于运用架构造车的模式 , 智能电动车时代 , 更要考虑架构 。 架构的开发需要长时间投入 , 三年前我们就开始建设工厂 , 四年前成立了电动车研究院 , 有了整个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布局和规划 。 所以 , 去年9月 , 我们正式推出SEA浩瀚架构 , 今年推出极氪品牌 , 产品开始预定 , 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 。 ”安聪慧说 。
“用户共创没有边界”
作为一个新品牌 , 极氪首款车型ZEEKR 001开启预定以来话题不断 , 收获了颇为理想的订单量 。 6月15日 , 极氪方面宣布 , 因产能受限 , 首款量产车型ZEEKR 001即日起暂停接收意向金 。 目前 , 2021年可交付定单已经全部售罄 , ZEEKR 001将于今年10月开始交付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现在极氪的订单已经超出我们预期 , 整个节奏也受到一定影响 , 当然这也是好事情 。 实际上 , 接受更多订单量也是可以的 , 但是我们认为不行 , 必须要保证品质 , 一定要把高品质的东西交付给用户 , 而不是单纯为了订单考虑 。 ”安聪慧说 。
不过 , ZEEKR 001走红的同时 , 也引发了用户对于配置、价格变动、推迟交付等问题的质疑 。 安聪慧第一时间关注到这些质疑声 , 并组织团队及时响应 , 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 。 安聪慧甚至以“聪聪”的名号在极氪社区向预定车主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 直接回应用户关心的问题 , 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承诺 。
“要打造真正的用户型企业 , 一定要脱离中间环节 , 直接面对用户 , 这是不可改变的 , 或者说是打造一个用户企业的基础 。 ”在安聪慧看来 , 智能电动车时代 , 汽车销售和营销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 “以用户为中心”、“打造用户型企业”成为各大汽车品牌极力追求的标签 , 只是构建新型用户关系并不容易 。
“可能中间环节(经销商)省掉 , 对于传统主机厂来说 , 确实有很大压力 , 但极氪不排除未来与相关领域的商业伙伴携手 , 探索合作 。 ”安聪慧说 。
与众多汽车新品牌一样 , 极氪采用直营模式 , 打破了线上线下的固有方式 , 通过自建极氪中心、极氪空间、交付中心、服务中心和在线社交中心 , 构建新型的用户关系 。
“我现在也频繁地与用户互动 , 其中 , 极氪APP是一个很重要的用户和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共创的平台 。 极氪对用户始终是坦诚的、开放的 , 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 , 那未来想打造用户型企业都是空谈 。 ”安聪慧说 。
为了鼓励用户共创 , 积极参与到极氪发展中 , 极氪在股权架构设计中预留了用户共创激励部分 。 极氪将拿出4.9%的股份权益支持共创 。
“用户想要什么 , 需要什么 , 极氪就做什么 , 我们努力在朝用户型企业发展 , 共创是非常重要的 。 ”安聪慧说 。
卡位“第三赛道”胜算更大
在安聪慧看来 , 智能电动车领域极为诱人 , 吸引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 , 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纷纷入局 , 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市场竞争 , 注定愈演愈烈 。
安聪慧认为 , 目前进入智能电动车行业的企业可以分为三个赛道:第一赛道是传统车企转型进入智能电动领域 , 在品牌、组织架构方面并没有变化;第二赛道是此前没有造车经验的企业 , 跨界切入到智能电动车领域 , 主要包括造车新势力、科技公司、家电企业等;第三赛道则是从传统车企独立出来 , 拥有全新品牌和商业模式的公司 。
“第一赛道上的企业拥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工业基础、技术储备和体系能力;第二赛道上的企业敢于创新突破、组织更加灵活、对新型用户关系的建立与运维见解超前;第三赛道上的企业则兼具了两者的优势 。 所以极氪坚定地选择了‘第三赛道’ 。 ”安聪慧认为 , “卡位‘第三赛道’的企业 , 胜算要更大一些 。 ”
也正是基于上述考虑 , 极氪从吉利汽车彻底拆分出来 , 使命、价值观、文化、团队、组织架构包括激励机制等 , 完全与传统企业不一样 。
“吉利控股在今年年初提出了两个蓝色行动计划:一是智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 主要由吉利和领克来承担;二是智能的纯电汽车 , 主要以极氪为代表 , 所以极氪现在也只是生产纯电汽车 。 这样 , 在吉利控股里 , 吉利、领克和极氪就分别对应不同的细分市场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规划目标 , 不会有冲突 。 ”安聪慧说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孙桐桐 摄
而在智能电动车迎来新风口的大背景下 , 极氪也把目光瞄向了资本市场 。 “极氪会走向资本市场 , 这是为了下一步更好、更快地发展 , 为了在整个围绕产业链、生态圈上更加强大的布局 。 想把‘护城河’搞得更大 , 需要资本市场的配合和支持 。 ”安聪慧认为 。
但安聪慧也坦言 , 走向资本市场并不意味着极氪要完全依靠资本力量来发展品牌 。 极氪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更好地找到战略合作伙伴 , 而非单纯的财务投资 。
其实 , 极氪源自于吉利7年前的战略布局 , 现在引入资本层面的战略合作伙伴 , 极氪瞄准的是下一个7年 , 也就是下一代的产品 。
【用户|对话·未来丨安聪慧:极氪要走“第三赛道”】“我们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来寻找围绕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生态圈等志同道合的战略合作伙伴 。 投资进入后 , 要保证极氪战略能够稳健发展并且不受影响 , 不能变形 。 ”安聪慧对采访人员说 。
有人说 , 极氪是吉利转型的筹码 , 也是吉利人的第二次创业 。 但在安聪慧看来 , 吉利人每天都在创新 , 吉利也永远都在创业的路上 。 作为一个年轻品牌 , 极氪只是迈出了新的一步 。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
- 安全|Redline Stealer恶意软件:窃取浏览器中存储的用户凭证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 技术|无锡东亭:智慧创造生活 科技点亮未来
- 吴祖榕|上线 2 周年,用户数破 2 亿,腾讯会议和我们聊了聊背后的产品法则
- 硬件|上线两年用户破两亿,腾讯会议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