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场奥运、线上造星,传统体育与电竞趋于同步


|空场奥运、线上造星,传统体育与电竞趋于同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出品|人民电竞
作者|施豪
编辑|凯文
在电视媒体作为主流播放渠道的时期 , 直播是为了对重大事件进行报道 。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 , 电视早已不是家庭标配 , 观看直播、参与社交平台的讨论是他们更习惯的交流方式 。
|空场奥运、线上造星,传统体育与电竞趋于同步】电竞的娱乐化程度更充分 , 目前已占据了不少传统体育观众的观看时长和搜索热词 。近半年百度的搜索趋势显示 , 除了四年一届的欧洲杯和奥运会带来了暌违的体育热潮外 , 电竞赛事也以比较平缓的趋势保持着巨大的搜索量级 。

|空场奥运、线上造星,传统体育与电竞趋于同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6年调研公司Newzoo的调查显示 , 全球范围内76%的受访电竞观众认为 , 之前用来观看体育赛事的时间现在都用来收看电竞比赛了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表示 , “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选择 , 我们不能再期望他们自动找上门来 , 而应该主动地去贴近他们 。”
电竞的体育属性日趋显著 , 一次次的里程碑事件也提醒人们注意到 , 电竞数字化的优势能够给传统体育更多思考的空间 , 二者并非对立 , 而是趋于同步 。
线上的商业价值 , 电竞走在了前面
本届奥运会已经获得央视总台授权的包括中国移动咪咕、腾讯、快手三家 。快手、腾讯都在借助本身的视频优势汇聚流量 , 而百度则签约了约40名奥运种子选手 , 创造衍生内容 。商业化、娱乐化、衍生节目 , 这些对流量进行二次凝聚的操作方式 , 对去年探索了线上赛的电竞行业来说并不陌生 。
据上海市体育局《2020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 , 在上海举办的S1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全球累计观看时间超过10亿小时 , 总观赛人次达9亿 , 赛事互动人次达91.3亿 。

|空场奥运、线上造星,传统体育与电竞趋于同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传统体育停滞一年多后 , 关于奥运的舆论风潮也从开幕式 , 到每一块奖牌在社交平台屡屡登上热搜 。参赛选手的信息也更加娱乐化 , 引发了不少获奖讨论之外对于选手个人的讨论 。在线下停摆的过程中 , 线上的娱乐方式因为宅家效应迅速发展 , 此消彼长之下 , 体育赛事的生存空间也受到挤压 。
“我们的场馆肯定要追求利用率 , 音乐节、体育比赛、电竞都是我们可以争取的 。事实上我们的服务路径有两种 , 第一是传统的到场售票、周边售卖;第二种就是租借场地 , 争取到更好的技术能应用在场馆 , 我们的合作路径也会更广 。”
一位广州体育场馆的运营对笔者说 , 目前广东地区的5G铺设基本全部覆盖 , 如果是赛事的直转播 , 导播、舞美等资源就绪的情况下吸取电竞线上赛和以前空场转播的经验 , 场馆的使用效率会更高一些 。而航拍、内容制作等对于场馆曝光和选手的场景互动而言 , 会有更多的拓展空间 。
另一位体育投行人士对于电竞和体育市场的感受 , 则是从观赛人群的数据变动开始转变了想法 。他认为虽然传统体育横跨的年龄段更广 , 但在短视频和娱乐化的发展下 , 许多年轻人对体育和电竞的需求都在提升 , 年轻人对于体育的观赛时间正在下降 。电竞对于从小接触游戏的新一代来说 , 理解门槛更低 。

|空场奥运、线上造星,传统体育与电竞趋于同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体育当然是有传承的 , 比如美国的MLB 。电竞吸引了传统体育一直想要的Z世代 , 他们大多都是玩家 , 接触熟悉的领域会比从头开始了解规则更容易 。很多年轻人都会在运动里接触篮球 , 认识NBA , 但电竞项目的玩家基数很大 , 他们对于线上娱乐化的内容需求更大 。市场上年轻人的观赛时长占比其实是在下降的 , 他们需要更紧凑、更具有爆发力的观看体验 。”
“电竞体育化”和“体育娱乐化”
篮球评论员杨毅曾在里约奥运会期间发文称 , “奥运会的造星模式是 , 人们从来不收看他们的比赛 , 从来不收看举重、摔跤和竞走 , 但一夜之间他们成为了民族的英雄 , 不久之后重新被忘记 。”在目前中国体育价值较高的体育选手中 , 大多都是与赛事成绩挂钩 , 或是通过商业合作、综艺等渠道产生了粉丝聚集的情况 。

|空场奥运、线上造星,传统体育与电竞趋于同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传统体育也为电竞职业化、体育化带来了许多借鉴内容 。《2020中国体育价值报告》称 , 电竞赛制上效仿NBA东西部分区制、世界杯赛制等 , 推出了电竞的职业赛事制度;电竞参考了体育联盟的城市主场、转会、工资帽等机制 , 保持了电竞联赛的竞争性和公平性;电竞产业链的上下游也与传统体育的运作模式极为相像 。
体育造星无疑是重要的 。虽然本届奥运会的宣传与娱乐化融合的出圈方式变多 , 但相比于已是体坛名片的姚明、刘翔等一众老将 , 这次踊跃而出的体育明星 , 国民度从大众对获奖的认可之外 , 还有不同人群对同好的认可 。

|空场奥运、线上造星,传统体育与电竞趋于同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娱乐化是商业变现的重要方式 , 也是吸引更多非重度用户参与其中的办法 。今年的奥运是首次空场举办 , 无论是观众观看比赛 , 还是运动员感受观众的热情 , 都只能通过数字转播 , 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 。这与电竞目前广泛的线上观众基础和内容衍生制作的路线越来越接近 。
相较于三大球在国内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 诸如体操、射击等常人不易接触的项目 , 更需要借助奥运会这种全民赛事来完成破圈 。更加市场化的电竞本身的娱乐性更高 , 二次创作、粉丝留存等互联网属性的内容探索则通过直播等渠道更加具备优势 。
同时 , 电竞与体育也逐渐融合 。跨界解说受到认可、结合地域竞技对抗的电竞“省队”模式、传统体育俱乐部开始布局电竞……同有“青春饭”和“荣誉饭”属性的双方 , 电竞和体育正在互相补齐行业发展中缺失的部分 。
从数据来看 , 电竞选手的粉丝群体仍然较为稳定 , 本届奥运会也会诞生一批新的体育明星 。但对于双方而言 , 电竞需要的是在更广泛群体的认同感和职业正规化 , 体育需要的则是吸纳更多年轻群体 。这不能仅靠单纯的赛事曝光 , 和“吃瓜网友”的短暂停留 。
奥运冠军杨威曾说 , “大家都在变 , 好像体育自己也应该在变 。所有人都要跟着这个时代做一些改变 , 否则你就会被抛下 , 或者被遗忘 。”
来源:人民电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