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1/10

来源:IT时报
文/IT时报采访人员孙妍
编辑/郝俊慧 挨踢妹
当一座城市断网 , 会发生什么?用不了手机支付 , 没有现金 , 只能回归原始的以物换物;骑不了共享单车 , 用不了手机导航 , 在公共交通失灵的灾后城市 , 寸步难行;点不了外卖 , 上不了生鲜电商网站 , 空空如也的冰箱和超市菜场之间隔着齐腰深的积水......
一场暴雨 , 郑州断水、断电、断网 , 不身在其中 , 永远无法真正体会 , 一个个朝夕相处的应用 , 一个个改造习惯的巨无霸公司 , 都仰赖那一张通信互联网 。 暴雨继续倾盆而下 , 新乡、鹤壁、安阳......被大水隔成一座座“孤岛” , 救援信息发不出 , 家人联系不上 , 在与死神竞速之时 , 失去互联网生活的不适感 , 不值一提 。
连下三天暴雨后 ,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黄洞乡 , 一个管辖面积三分之二都是山的乡村 , 遭遇山洪暴发 , 鸡、牛、羊全被大水冲走 , 两条连接外界的公路全部被阻断 , 基站也被冲毁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2/10

黄洞 , 失联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7月23日 , 30位电信抢修队员 , 每人背负25公斤的设备 , 跋山涉水12小时 , 放了9公里的光缆 , 才为1.3万户乡民抢通了生命线 。 在这生死竞速的12小时内 , 每名抢修队员只背了3瓶水、几块面包 , 水深处没过了胸口 , 泥沙俱下 , 他们不知道下一脚踩中的 , 是生还是死 。
无人机 , 出征!孤岛上空架起“空中基站” , 上网再不中断!
卫星电话 , 出征!全国援驰前线 , 让灾区打通“救命电话”!
不论暴雨还是台风 , 不论断网还是断电 , 这个7月 , 我们来不及悲恸 , 就要投入下一场与灾难的搏斗 。
01“救命电话”
1000多部天通卫星电话
搭起河南“孤岛”生命线
在那日夜兼程的几天里 , 李海龙已经记不清时间 , 暴雨如注 , 导航时灵时不灵 , 路淹了就下车找路 , 鞋湿了就光着脚开车 ,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争分夺秒将卫星电话交付抗灾一线 。
7月21日 , 中国电信卫星通信公司(下简称卫星公司)李海龙等一行4人 , 携带第一批100部天通卫星电话以及40多部其他卫星电话 , 从北京开车出发 , 于7月22日00:08抵达郑州 。 一路上 , 小分队总计调拨了1000多部卫星电话投入河南暴雨抗灾一线使用 。
埋头赶路的应急保障小分队可能并不知道 , 当他们将第一批卫星电话送往郑州时 , 郑大一附院河南院区已经断网、断电、断水 , 几十台手术被迫中止 , 重症ICU里的600多名病人失去设备支持 , 普通病房大量病人输氧告急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3/10

眼前只有一条路——转移11350名病患 , 如此大量的协调转移工作 , 手机打不出电话怎么办?拿到天通卫星电话打出第一个联系电话后 , 郑大一附院副院长苟建军脸上凝重的神色才渐渐舒展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4/10
苟建军
陆续地 , 郑州三家重点医院、河南高铁等单位都拿到了卫星电话 , 得以与外界协调物资和救援方案 。
中国自己的卫星电话救灾、民用自力更生
2008年汶川地震 , 地面通信几乎瘫痪 , 灾区失联 。 彼时 , 中国没有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 , 空军派出15名空降兵勇士 , 携带2部国外系统的卫星电话 , 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灾区 , 才得以恢复抢险救灾的联系 。
由此 , 中国启动了自助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研发 。 2018年3月 , 天通卫星通信服务开始试商用 , 中国电信独家承担运营 。 2020年正式商用 , 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卫星电话 , 不再依赖于国外 。
在中国领土、领海 , 只要看得到天空的地方 , 就能搜到天通卫星信号 , 这使得天通卫星电话成为应急救灾的首选 。
两次登陆、雨量最大 , 面对史无前例的台风“烟花” , 浙江展现出了教科书级的抗台救灾 。 由于年年遭到台风侵扰 , 卫星电话已经成为抗灾中必不可少的应急设备 , 早在两年前 , 浙江省便在乡镇一级以上的党政机关配备卫星电话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5/10
卫星电话
“烟花”来袭后 , 浙江电信又交付了2000多部天通一号卫星电话到抗灾一线 , 目前 , 整个浙江省总共配备了17000多部卫星电话 , 甚至一些沿海的村庄都已经用上天通 。
此外 , 广东1574个市地乡都配备了天通卫星电话 。 在四川木里森林大火、广西洪涝灾害中 , 都少不了卫星电话参与抢险救灾 。
一部天通卫星电话终端价格在5000元左右 , 跟旗舰手机价格相当 , 年套餐资费1000元/750分钟 , 只要1.3元/分 , 远低于铱星、海事等国外卫星通信资费 。 比一般手机更适应险情的是 , 卫星电话终端的续航时间能达100小时 , 可通话8小时 。 更重要的是 , 天通卫星除了通话、短信、视频等基础服务外 , 还能提供384kbps数据服务 , 解决灾区临时办公上网以及医疗数据传输 , 用于智慧医疗领域 。
卫星公司向《IT时报》采访人员透露 , 目前 , 天通卫星用户已达十万户 , 正在加大力度拓展民用市场 。
甘肃白银越野赛事件中 , 如果每位参赛者配备卫星电话 , 便能在遭遇危险的第一时间 , 打出救命电话 , 并发送实时位置 , 那样 , 结果是否会好一点?如今 , 浙江舟山400多条渔船上 , 渔民带着卫星电话出海 , 既可以及时通知同伴来打鱼 , 也不会与家人断了联系 , 台风天更不怕突然失联 。
“天通卫星通信系统的可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通信保障 , 除满足应急通信保障 , 还能满足驴友越野探险等需求 , 今年还将推出天通卫星物联网业务 。 ”卫星公司总经理杨岭才在接受《IT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道 , 目前 , 天通系列卫星的覆盖范围已经从我国的领土、领海扩展到周边 , 中东、中亚、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 , 目前卫星公司正在申请相关运营牌照以发展海上邮轮和境外相关地区的卫星通信电话等领域 。
02“空中基站”
暴雨、台风后无人机出征
7月26日 , 浙江宁波洞桥高速口 , 一架无人机背起一个4G基站缓缓升空 , 并停留在半空盘旋 。 台风“烟花”刚一过境 , 中国电信浙江宁波分公司首次派出“空中基站” , 为附近安置点的居民提供上网服务 , 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 。
而就在4天前的深夜 , 湖北电信一支突击队赶到郑州 , 他们的行李中就包括同款系留式无人机以及背负式基站等23套应急装备 。
7月23日 , 位于两河交汇处的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居民突然收到了中国电信的手机信号 , 通信全面恢复 , 原来是无人机带来的信号 , 覆盖范围达到50平方公里 。
从米河镇归来后 , 河南电信云网部工程师李洋随无人机突击队来到郑州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 , 水已经淹到医院二楼 , 3000多名病患与医护人员无法与外界联系 。 直到7月24日 , 一架无人机升空 , 他们才看到了希望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6/10
初生的翼龙成熟的无人机
除了背负4G基站的无人机外 , KA卫星便携站也必不可少 , “空中基站”的原理是利用卫星信号恢复通信信号 , 为方圆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用户提供语音、数据服务 。
中国电信研发的系留无人机净载荷15kg , 最高可以飞到200米 , 可以保障800个用户同时在线 , 卫星基站上传最大速率30M , 下载最大速率50M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7/10

系留式无人机都带着一根长长的“尾巴” , “这根线缆既是通信光缆 , 也是连接发电机的电缆 , 实际操作中 , 无人机可以飞到100多米的高空 , 如果油机供应充足 , 那无人机在空中滞留20小时左右是没问题的 。 ”浙江电信应急通信专家吴雨润向《IT时报》采访人员解释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8/10

在河南被暴雨侵袭时 , 中国移动派出了翼龙无人机 , 但碍于飞行距离长、空中滞留时间短以及成本各方面的考量 , 翼龙只飞了一次 。 此后 ,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系留式无人机前赴后继地出征 。 相比较而言 , 系留无人机对起降环境要求低 , 部署快、成本低、轻便灵活 , 各地运营商都能配备 。
虽然遭受“烟花”强袭 , 但上海市竟然没有断网 。 虽然无人机没有出征 , 但在上海南汇的中国电信信息园区内 , 一架6翼系留无人机蓄势待发 , 台风过境若造成断网险情 , 第一时间便能出发 。
无论卫星电话 , 还是无人机基站 , 背后都是卫星 。
03教科书级的不断网行动
连遇暴雨、洪灾 , 马斯克的卫星互联网“星链”被频频提起 , 如果能靠卫星上网 , 是不是就不用担心基站被大水冲毁?4月26日 ,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星网)正式成立 , 超过万颗卫星的中国巨型星座规划已明确 。
不过 , 远水难解近渴 , 当前 , 在星网尚未成型之前 , 卫星电话、无人机、Mesh自组网单兵设备等应急通信“三件神器”更为成熟 。
所谓Mesh自组网单兵设备 , 是一个笔记本大小的设备 , 可以一个接一个形成链状网络 , 它可以在最后5公里通信阻断时派上用场 。 浙江电信便在“烟花”过境时 , 利用Mesh快速“补网” , 修复灾区的通信网络 。
在两次登陆降雨最强的“烟花”台风面前 , 上海市又展现了一次“结界”的力量——没有断网 , 上海老百姓在台风天仍旧可以上网看奥运 。
然而 , 仅有这些应急通信黑科技 , 是撑不起这场不断网行动的 , 这背后 , 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电信铁军 。
连大树都被台风连根拔起 , 上海街头的通信基站怎会不倒?仅上海电信 , 300多个基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 但在台风从上海过境的7月25日和26日 , 就修复了90%以上的受损基站 。
京广隧道里漂浮的汽车 , 没有终点的0501号地铁 , 在瞬间倾注的暴雨面前 , 人的力量显得那么微弱 。 而在河南新乡 , 中国电信几位员工却连续7天死守机房 , 门外水深1米多高 , 机房设备却毫发无损 , 他们是如何办到的?
机房门口垒起沙袋 , 但水还是从四面八方渗进来 , 十几名员工拿来扫帚、畚箕、盆 , 靠人工接力 , 往外舀水 , 每人舀5分钟就已累到气喘吁吁 。 就这样 , 从7月22日凌晨1点扫到早上10点 , 连续9个小时 , 机房内的水位保持在1厘米警戒线以下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9/10

他们死守的饮马口机房是中国电信新乡公司的核心机房 , 这个机房一毁 , 20万宽带用户、50万移动用户和党政军重要客户都会断线 , 同时 , 它也是出口机房 , “邻居”安阳、焦作等地一半的网络都仰赖于它 。
7月27日 , 在与《IT时报》采访人员连线时 , 高桂梅的声音依旧沙哑 , 虽然已近50岁 , 但她仍在机房负责调度 , 连轴转48小时 。 “那种情况之下 , 所有人都紧张得睡不着觉 , 实在累得不行 , 就躺在折叠床上睡一会儿 , 床不够用了就用两个凳子当床睡 , 物资不够了就用铲车拉进来 。 ”高桂梅依旧情绪饱满 。

新浪科技综合|一场逆行者的不断网行动:“救命”卫星电话秒通!“空中基站”出征!
文章图片
图10/10

在河南暴雨、江浙沪台风的连番挑战下 , 中国应急通信黑科技发力 , 看得见的是空中技术的突飞猛进 , 看不见的 , 是无数用身体支起断杆、死守机房、抢通孤岛的通信抢修人员 , 在地上前赴后继 , 逆流而上 。
每个从灾区打出的“救命电话”背后 , 是电信铁军用身体支起的一条条生命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