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12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褚万博 发自 副驾寺
来源:智能车参考(ID:AI4Auto)
产业太热 , 一荣俱荣 。
风口上的电动车 , 同时带动上下游供应链方方面面 。
包括电池回收 。
这不 , 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斯克的亲密战友Jeffrey Brian Straubel , 江湖人称JB Straubel、中文译为施特劳贝尔——搞的旧电池回收项目 , 刚获7亿美元新投资 。
甚至因为是大牛风口创业 , 如此巨额融资 , 获得的评价也是——cushy , 毫不费力 。
文章图片
图2/12
新融资进展?
【创事记|特斯拉前CTO另立门户:搞旧电池回收,获7亿美元融资】7亿美元巨额融资 , 施特劳贝尔的旧电池回收项目 , 怎么这么招人爱?
这个旧电池回收项目 , 属于施特劳贝尔创立的Redwood Materials——一家专注于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企业 。
此前施特劳贝尔的项目一直处于隐身模式 , 外界知之甚少 , 直到去年获得Capricorn Investment Group 4000万美元融资后 , 关于这个项目的细节才浮出水面 。
文章图片
图3/12
施特劳贝尔表示 , 这个旧电池回收项目 , 旨在通过回收提取旧电池——主要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中制造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 , 并创建循环供应链将提取出来的原材料重新投入到新电池的生产中去 。
以此来解决日益短缺的电池原材料供应问题 。
根据施特劳贝尔估计 , 未来十年内 , 这个旧电池回收项目有望将电池原材料成本拉低至现在价格的一半 。
文章图片
图4/12
电池原材料成本拉低一半 , 这其中蕴藏的盈利空间 , 非常可观 。
这7亿美元 , 就是冲着这一半的原材料成本来的 。
据外媒报道 , 新一轮7亿美元的投资 , 由T. Rowe Price 领投 , 包括来自高盛资产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和富达跟投 。
对此 , 施特劳贝尔表示 , 这个项目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 , 投资设备和技术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本 。
而这7亿美元 , 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生产线扩张 。
根据Redwood Materials官方透露 , 其位于卡森市的设施规模扩大到三倍 , 以提高产能 。
Redwood Materials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Redwood Materials创立于2017年 , 总部位于内华达州 。
其主营业务就是开发以电动汽车电池为重点的材料回收的新工艺 , 通过创建循环供应链来发明可持续材料 , 进行废物再利用 , 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
根据披露 , Redwood Materials的回收技术能够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95%的镍、钴、铝和石墨 , 以及超过80%的锂 。
文章图片
图5/12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在运作模式上 , Redwood Materials选择与各大电池生产企业合作 , 形成电池制造的闭环循环供应链 。
至于合作的方式 , 很简单 , 回收合作企业的废旧电池 , 加工提炼电池生产原材料 , 然后把提炼出来的原材料再卖给合作方 。
典型B2B的运作方式 。
不过 , 施特劳贝尔也透露 , 公司正在考虑面向消费者的业务 。 比如从消费者那里回收废旧电器提取可用材料 。
别看今日的Redwood Materials是投资界的香饽饽 , 其实在2019年以前 , 关于Redwood Materials , 外界知之甚少 。
2017年 , 施特劳贝尔创办Redwood Materials , 彼时 , 作为创始人的施特劳贝尔还在特斯拉担任首席技术官 。
文章图片
图6/12
很长一段时间里 , Redwood Materials都一直是隐身模式 , 甚至在施特劳贝尔的社交媒体上 , 也鲜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消息 。
直到2019年 , 施特劳贝尔从特斯拉离职 , 专注于Redwood Materials的运营工作 。
也就是说 , 2019年之前 , Redwood Materials一直处于散养模式 , 而散养的孩子一旦认真教育起来 , 成长潜力将是巨大的 。
施特劳贝尔从特斯拉离职后 , Redwood Materials正式走出隐身模式 , 更多的信息也陆续披露 。
文章图片
图7/12
从成立至今 , Redwood Materials与松下以及为日产LEAF生产电池的Envision AESC达成废旧电池回收合作 。
Redwood Materials还与亚马逊达成合作 , 帮助亚马逊妥善回收电动车和其他锂离子电池以及来自亚马逊其他部分业务的电子垃圾 , 并重新使用其组件 。
2020年 , Redwood Materials完成了总计4000万美元的第一轮融资 , 投资人包括Capricorn Investment Group 和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
同年 , Redwood Materials又进行了第二轮融资 , 总计2亿美元 , 投资人来自Amazon、 Capricorn、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等 。
散养的孩子被认真对待后 , 像雨后春笋 , 快速成长 。
风口之上的动力电池回收
根据报道 , 美国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大部分美国制造的汽车转变为电动汽车 , 在2040年完全淘汰燃油车 。
而欧洲环保团体运输和环境组织的一份报告称 , 如果欧盟引入更加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监管政策并为充电桩建设提供足够支持 , 在2035年之前欧洲的新车销售将全部转变为电动汽车 。
汽车电气化成为大势所趋 , 电动车动力电池的需求水涨船高 。
文章图片
图8/12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 , 锂电池的需求在过去五年迅速增长 , 2025年相关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442亿美元增长至944亿美元 , 电动汽车发展是需求爆发的主要驱动力 。
动力电池的需求倒逼各大汽车厂商加大投资动力电池 , 据法新社报道 , 德国大众汽车近期已经向瑞典初创企业Northvolt公司投资23亿欧元 , 并计划新建另外五座动力电池工厂 。
新汽车巨头斯特兰蒂斯公司目前正在建造两座动力电池工厂 。 美国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也计划在柏林新建动力电池超级工厂 , 预计2030年之前的产能将会达到250千兆瓦时 。
文章图片
图9/12
电池需求很紧俏 , 生产电池的原材料尤其是镍、锂等金属 , 从哪儿来?
大部分时间里 , 这个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 就是挖矿 。
但是这些矿产并不是可再生资源 , 矿越挖越少 , 价格越涨越高 。
锂、镍、钴等主要金属占据着动力电池大部分成本 , 原材料价格降不下去 , 汽车电气化也看不到头 。
所以 , 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 , 成为另一个选择 , 也是巨大的风口 。
不仅施特劳贝尔投入这个赛道 , 看上这门生意的人 , 不在少数 。
文章图片
图10/12
据韩联社报道 , 韩国汽车制造商起亚汽车及其电池供应商SK Innovation将合作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 。
早在2020年3月 , 这两家公司就已经开始合作利用废旧动力电池 , 并表示将会通过能量储存系统来合作处理和再利用废旧动力电池 , 或者回收废旧动力电池中的金属 。
而在国内 , 电动车动力电池回收生意也铆足了劲 , 据统计 , 仅今年上半年 ,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新注册企业超过九千家 。
文章图片
图11/12
赛道拥挤 , 竞争相当激烈 。
不过 , 尽管面临着激烈竞争 , 在如此巨大风口之下 , 施特劳贝尔也表现的相当乐观 。
他表示 , Redwood将成为电动汽车电池的终身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
对于当下的巨大投入和还没有看到盈利希望的现状 , 他说 , 作为特斯拉的联合创始人 , 他经历过一家高科技企业灰头土脸的阶段 , 现在仍然是这样 。
施特劳贝尔坚信 , Redwood Materials将会是电动车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赛道上最成功的参与者 。
谁是施特劳贝尔?
最后 , 再介绍一下这位知名的施特劳贝尔
提起施特劳贝尔 , 最知名的身份还是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 马斯克的亲密战友 。
电池制造?旧电池回收?新能源?这样的标签在施特劳贝尔身上并不明显 。
其实 , 施特劳贝尔是妥妥的新能源领域专家级别大佬 。
文章图片
图12/12
施特劳贝尔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 拥有能源系统工程的理学士学位和能源工程的理学硕士学位 。
同时 , 他也是斯坦福大学的讲师 , 曾在2015——2016学年教授大气和新能源项目的集成课 。
虽然是特斯拉的联合创始人 , 但施特劳贝尔起初并不打算长期从事汽车行业 。
不过对于电动车他倒是充满热情 , 施特劳贝尔曾制造了一辆电动保时捷944 , 在2000年打破了240V SC/B的世界电动汽车比赛记录 。
特斯拉的电池单元设计、供应链都是施特劳贝尔直接领导和参与的 , 而且 , 他还提出第一个Gigafactory概念 。
并且在Model 3的生产方面 , 施特劳贝尔在研发、团队建设和从原型车到大规模生产和GWh规模的运营扩展方面都发挥了直接作用 。
而投身电动车动力电池回收事业 , 则他的专业以及在特斯拉工作的经历共同发酵产生的契机 。
作为特斯拉的联合创始人 , 施特劳贝尔算是一路见证了汽车厂商和其他关联行业向电气化过渡的全过程 。
现在 , 他深知这一过程上的关键所在 , 再创业和关注的方向 , 也多为能源供应领域 。
而在中国 , 这个赛道 , 同样也在进入风口期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Tesla|最高涨幅21088元:特斯拉Model 3/Y入门车型价格调整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
- Tesla|特斯拉因两处安全缺陷召回近50万辆电动汽车 承诺免费修复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Tesla|特斯拉回应“保费暴涨”:平均涨幅约10% 高性能车型不超20%
- 传统|联想预热 135W 充电器,新款拯救者笔记本有望支持 PD 3.1
- Tesla|特斯拉Model Y保费何以一夜暴增80%?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Tesla|马斯克也要效仿谷歌Facebook 为特斯拉设立控股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