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与智能巡检都是万亿级的大市场 , 但目前行业的自动化渗透率并不算高 。
文章图片
以3C电子智能制造业为例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行业规模2022年将达到5.47万亿元 , 占全球产能70% , 但目前其产线自动化渗透率仅为20-30% 。 未来 , 智能制造将进一步推动半导体、汽车、钢铁、3C电子、医疗等行业智能化改革 。
这些行业产线的工艺周期更新越来越快 , 精细化生产要求越来越高 , 生产布局又常随着工艺改变 , 这催生市场给出更高效、更精准、成本更低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
“随着AI发展加速 , 工业领域爆发出大量产线自动化的需求 , 但当时一些企业并未真正满足客户零碎的细分需求 。 ”张朝辉发现了市场的痛点 , 于2017年成立优艾智合 , 针对工业物流、智能巡检、智慧能源三大场景 , 为全球企业提供自主移动机器人产品及一体化解决方案 。 目前 , 优艾智合已在电厂、电子半导体等行业细分领域跻身市场前列 。
融资方面 , 优艾智合于2017年9月拿到了西交一八九六资本的百万元种子轮投资;2018年5月 , 获得英诺天使基金领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2020年4月 , 获得真格基金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同年获得 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及蓝驰创投领投的两轮融资 , 累计超亿元;2021年5月获得软银亚洲领投 , SIG与蓝驰创投跟投的近亿元融资 。
90后博士创业 , 短短4年已在细分市场位居前列
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机器人学博士期间 , 张朝辉与同学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多与机器人产业化落地有关 , 养成了从企业需求理解问题的习惯 , 发现市场痛点后 , 张朝辉希望“能做出真正满足细分场景需求的机器人产品” 。
在导师梅雪松和西交一八九六基金的支持下 , 张朝辉联合四位同学于2017年5月正式在西安成立了优艾智合机器人 。
其后 , 张朝辉带着整个团队到了产业链相对更完善的深圳发展 , 探索移动机器人自主定位和导航具体落地场景 。
“我们在选择市场的同时 , 市场也在选择我们 。 ”优艾智合团队发现公共交通车辆的轮胎检修存在痛点 , 由于主要靠人工检查 , 车辆行驶了较多里程后会被集中到维修厂 , 逐一检测 , 频次约3个月一次 , 无法实现高频检修 。
2017年11月 , 张朝辉带领团队打造出业内数一数二的商用车辆巡检机器人 , 核心有三个模块:自主导航移动平台、多关节机械臂、轮胎探伤检测传感器 。 其后 , 这款产品得到了全球轮胎巨头米其林的百万元订单 。
文章图片
2018年1月 , 在拉斯维加斯参展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时 , 优艾智合的产品获得了米其林、固特异、马牌等国际知名轮胎厂商的关注 。
随着在移动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持续深入 , 优艾智合先后瞄准智能巡检运维场景与工业物流场景 , 并利用技术优势构建起自己的核心壁垒 。 进入半导体领域后 , 优艾智合针对晶圆生产、封装等上下游场景完成了解决方案的全覆盖;在智能巡检运维场景里 , 公司以电厂为核心 , 解决方案也覆盖了“发、输、变、配、用”全环节 。
张朝辉认为 , “进入一个行业就要把一个行业做透 , 用产品和服务解决客户实际问题 , 才能成为行业更了解场景的移动机器人企业 。 ”
【市场|90后博士4年获投超2亿,在半导体市场名列前茅,受多家资本青睐】“我们需要提供给客户的是真正满足细分场景需求的产品 。 ”张朝辉说 , “4年时间交付了100多个项目 , 没有一个项目客户反馈不满意 。 ”
在张朝辉看来 , “阻碍移动机器人用到工业生产产线的并非是产品性能不够好 , 而是没有和客户的业务系统做很好的连接 。 ”
目前 , 优艾智合形成了软硬件一体的产品体系:三款机器人底盘产品 , 分别是Trans、Corgi(轻便型) , Kitt—X(车型底盘);为提升效率 , 优艾智合还开发了三大软件系统:机器人系统(YouiPilot)、机器人多机调度系统(YouiFleet)与场内物流管控系统(YouiTMS) 。
文章图片
其中 , YouiTMS是专为生产环境下的机器人物流管控打造 , 构成单元MES系统、车间MES系统与WMS系统之间物流信息的中间桥梁 , 能更高效地满足企业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生产需求 。
张朝辉表示 , 一方面优艾智合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 能实现单机以及集群协作的自主导航 , 以及联合控制;另一方面上层集成技术更好 , 能更稳定地集成各种传感器、机械臂 , 应用在更细分的场景 。
市场能稳定搭载机械臂的企业较少 , 优艾智合是为数不多做到的企业之一 。 目前 , 优艾与国内头部机械臂企业实现合作 , 采用下层为AGV , 上层为机械臂的系统 , 让机械臂和机器人实现无缝配合 。 这种移动机器人操作系统大大扩展了机器人柔性操作可使用的范围 。
具体到应用场景 , 以电子半导体行业为例 , 各大封测厂对产线升级的需求很大 , 但痛点在于产线物流对环境的非标准要求很高 。
车间布局复杂、设备繁多、空间狭小 , 对无尘、设备的防静电等有严格的要求 , 封测厂涉及到多种物料及半成品 , 多种尺寸和形状 , 多种治具、料盘、弹夹、料框、料箱、料车 , 其复杂的工艺流程、柔性的订单需求 , 需要大量的转运、缓存、中转、跟踪等环节来支撑 。
这种场景要求移动机器人厂内物流具备全场景覆盖能力 , 因此 , 优艾智合在三款Corgi、Trans、Kitt标准底盘的基础上 , 衍生出了潜伏、辊筒对接、巡检、移动操作等多种方式的机器人 。
文章图片
Corgi主打的是通过性 , 其宽度460mm , 相当于一个人的肩宽 , 只要人能走过的 , corgi都可以 , 最小可以通过600mm的廊道 , 可以满足一些小型生产线的需求;而Trans主打的是通用型 , 最大支持1000kg的负载 , 承载重量和承载面积都更大 , 适用于多数产线;Kitt则较好地适应相对不平坦的地面 , 满足工厂复杂作业环境需求 。
“这种基于标准底盘的定制化全场景物流覆盖 , 一方面能够保证我们在非标场景中尽可能做到标准化产品 , 降低成本和交付时间;另一方面能通过YouiTMS等软件系统 , 打通从备料仓-产线-产线-成品仓完整的物理流通 , 完成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关键一环 , 为客户真正的实现产线的智能化落地升级 。 ”张朝辉表示 。
目前 , 优艾智合已在电子半导体、3C、汽车等领域实现了多场景落地闭环 , “电子半导体等精密制造领域 , 公司在芯片封测和晶圆生产两大垂直场景具有领先优势 。 ”张朝辉告诉小饭桌采访人员 。
3年营收增19倍 , 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
当前 , 优艾智合的主要盈利模式为出售以移动机器人为主的解决方案 , 产品已覆盖国内23个省 , 与中国华能、立讯、中国中车、法士特、中航工业、中国商飞、ASM、华为、日立等企业实现了合作 , 并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 。
凭借在多个行业积累的智能化系统改造经验 , 优艾智合成立3年保持19倍的销售增速 , 2020年营收为2019年的3倍 , 海外营收占比已超20% , “预计今年营收依旧增长迅速” , 张朝辉说 。
由于供应链占总成本比例不低 , 2018年张朝辉就着手搭建供应链体系 , 囊括雷达、锂电池、电机等各个部件 , 经过几年磨合 , 供应链响应速度与成本优化都已达临界点 。 现今 , 优艾智合已与90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
在产品把控上 , 优艾智合建立了一个约20人规模的质量管理委员会 , 从研发、生产质检到发货质检全程把关 。
目前 , 优艾智合团队近300人 , 研发团队占50% 。 张朝辉透露 , “软件团队有60余人 , 未来预计会扩大一倍 。 ”
数据显示 , 2018-2020年 , 全球自主移动机器人销售数量和金额逐年增长 , 到2025年 , AMR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达到约140亿美元 , 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0% 。
“下一步会继续深入开拓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市场” , 张朝辉表示 , “工业物流与巡检这样的万亿级产业 , 足以催生百亿级美金企业 。 战略上看 , 未来优艾智合会深耕泛工业领域 , 加大研发投入 , 一个接一个地打通场景 , 击穿做透行业 。 ”
推荐阅读
- 浦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播,冬奥结束后转入常态化运转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电子商务|员工抱怨亚马逊太冷酷:工伤后得不到赔偿 还不让休假
- 硬件|一个时代落幕 佳能:1DX3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转向|时代落幕,佳能:1DX3 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市场|因时乘势 奋进启航|写给2022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