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制造业饱受芯片“缺货+涨价”之苦,国家已出手整治
_原题是:太难了!需求猛增、囤炒成风 , 制造业饱受“缺货+涨价”之苦…国家已出手整治
“我做了十几年采购了 , 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难 。 ”深圳沙井一家中型电子厂的采购负责人谢玲(化名)向采访人员吐槽 。
“你知道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是完全没办法按照正常流程订购电子元器件 , 只有大幅加价才能买到 。 ”深圳福田某自动化设备厂商负责人李总表示 。
涨价 , 这是今年制造业出现的高频词汇 。 随着国家开始调控 , 部分原材料的价格出现回落迹象 , 但芯片短缺、囤货炒货引发的电子元器件价格高涨正成为困扰企业的最大难题 。 近日证券时报采访人员采访了珠三角多家制造业企业 , 实地感受行业痛点 。
国家层面对此已有关注 。 8月3日 ,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 , 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 , 近日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 下一步 , 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 , 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 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 受此消息影响 , 3日午后 , 汽车芯片概念股大幅走低 , 兆易创新、立昂微、新洁能等个股跌停 。
原材料:涨价势头被遏制价格仍处高位
谢玲从事采购工作超过15年 , 她坦言今年是其采购生涯中最难做的一年 , 之所以难 , 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 但客户的价格不让涨;二是终端客户要求每季度降价;三是在供应商无法降价的情况下 , 公司要求采购人员想办法让供应商打折等 。
“前期刚开始要求供应商打折 , 大部分供应商还愿意配合 , 到后来有些厂商开始拒绝打折 , 我们需要不断开发新厂商来满足公司成本控制要求 。 ”谢玲表示 , 而终端客户电子产品的周期短 , 电子产品每3个月就要降一次价 , 更别说涨价了 。
谢玲所在工厂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纸板、塑胶原料等 , 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 直至6月份才趋于稳定 , 到7月略微有降 , 但同比仍上涨了20%至30% 。 “综合测算 , 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 , 导致利润下降三成左右 。 现在工厂正想办法改工艺或尝试换材料 , 以应对涨价 。 ”
国家已多次出手稳定原材料价格 , 从5月下旬开始连续召开会议并作出专门部署 , 要求多措并举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原材料涨价的影响 。 为稳定大宗商品价格 , 相关部门投放国家储备铜铝锌 。 8月1日起 , 适当提高铬铁、高纯生铁的出口关税 , 调整后分别实行40%和20%的出口税率 , 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 , 至此绝大部分钢材的出口退税已经归零 。 “目前国内外高碳钢的价差达到40%左右 , 所以控制出口很有必要 。 看价格能不能降一点 。 ”谢玲表示 。
电子元器件:全线涨价 部分中小工厂因缺货停产
肖先生是深圳市宝安区一家智能水表厂的高管 , 这些日子里 , 他的朋友圈只有一个主题——求购单片机(MCU) 。
“有钱也买不到 。 ”他这样形容当下部分MCU的紧缺程度 。 国产的HC32L110C6UA-SFN20 , 原来2元多 , 现在要6元至14元;进口的STM8L152R8T6 LQFP64 , 去年才几元 , 现在卖到100多元 , 还没货 。
据他介绍 , 之前是跟代理商拿货 , 不管进口还是国产 , 要多少货都有 , 今年以来已很难拿到进口货 , 因为他们是行业知名品牌 , 所以每周能从国产供货商那里分到2500个 。 “很多小公司拿不到货 , 或者因为价格太高 , 都停产放假了 。 ”
每周2500个 , 是远远无法满足他所在工厂产能所需的 。 “我们一天就要用2500个 , 去年底备货比较多 , 现在还有点存货 , 用完备货的话 , 也只能停产了 。 ”肖先生无奈地表示 。
王先生在珠三角地区从事MCU方案设计开发 , 他向采访人员表示 , 往年5月~7月是芯片的传统需求淡季 , 但现在就缺货、涨得这么高 , 不敢想象到年底销售旺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 “以前都是MCU厂家求着我们用他们的产品 , 现在反过来了 , 是我们求着他们供货 。 ”
除了缺货最为严重的MCU , 本次缺货的范围其实覆盖了整个电子产业 , 涨价也基本覆盖了每一种元器件 。 “我们一台设备有2000多个元器件 , 缺一不可 , 有的是元器件缺货 , 有的是涨价太多 , 对我们这个行业影响太大了 。 ”从事自动化设备制造的李总向采访人员表示 。
囤货、炒货:导致缺货的另一面?
“在原厂有关系有权限的 , 发大财了 。 ”肖先生表示 。
在采访人员采访过程中 , 多位受访者表示 , 因疫情、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的供应紧缺是一方面 , 分销商及终端厂商等囤货、炒货则是另一个原因 。
“我们需求比较稳定 , 原来拿货一直都是月结 , 现在则是先打钱 , 等分销商有了货再发给我们 。 这样对分销商比较有利 , 钱在手 , 他们不用担心最后货没人要 。 ”宝安区一家从事蓝牙音箱生产的厂家采购人员表示 。
有业内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市场每次缺货都会迎来一次分销商的狂欢 , 其通过低位囤货、扫货 , 控制供给 , 再高价放货 , 能在短时间实现大幅获利 。 一些品牌厂家出厂时涨幅很小 , 但通过代理商、分销商囤货、炒货之后 , 价格涨到几倍甚至几十倍 。
“这其实对品牌厂家伤害很大 , 让市场对其形成一种供应不稳定、管控不严、随意定价的印象 。 一旦市场供需恢复正常 , 价格大幅波动的品牌 , 可能会被部分终端厂商弃用 。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
部分品牌厂家对此加以限制 。 如德州仪器(TI)唯一授权代理商艾睿将订单取消的窗口期延长为60天 , 也就是说 , 在交货前的60天内订单是不可以取消的 。
【证券时报网|制造业饱受芯片“缺货+涨价”之苦,国家已出手整治】值得一提的是 , 在供需不平衡的恐慌情绪影响下 , 许多终端厂商也相继加入囤芯片的行列 , “不过都是去年底的事了 , 现在既囤不够量 , 价也囤不起 。 ”该业内人士表示 。
缺货 , 行业何去何从?
目前这种紧缺态势仍未见任何改善的苗头 。
全球MCU大厂台湾盛群半导体近日表示 , 今年接单全满 , 明年被预订的产能已达60%~70% , 并对明年订单预收三成订金 。 公司4月首次全面调涨产品价格15% , 并预计8月再度调涨售价达10%~15% 。
7月22日 , 另一MCU大厂凌通表示 , 下半年订单持续畅旺 。 凌通总经理贾懿行表示 , IC设计厂2021年订单动能几乎都出现订单/出货比大于1的情况 , 凌通亦不例外 。 他预测 , 晶圆代工、封测产能吃紧程度在下半年依旧没有改变 , 且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
据报告显示 , 全球芯片短缺现象预计还会持续三四个季度 , 可能要到2022年 , 行业才会恢复正常 。 现阶段半导体公司出货量比市场需求低10%~30% , 至少需要三四个季度才能赶上需求 , 然后再过一二个季度 , 客户、分销渠道的库存才能补充到正常水平 。
“当前芯片供需严重不平衡 , 是众多原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 比如说芯片上游原材料硅材料价格上涨、半导体设备供应不足、晶圆产能受限、需求大增等等 , 短时间内或难以解决 。 材料涨价加供应紧缺 , 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 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帮扶政策 , 帮助企业共渡这一难关 。 ”有业内人士呼吁 。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