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家也赶NFT潮流
来源:Nature Portfolio
拍卖科学数据衍生的非同质代币势头正盛 , 这到底是一次吸睛的艺术潮流 , 还是一场环境灾难 , 亦或是未来基因货币化的形式?
非同质代币(NFT)市场古怪又特别 , 从猫咪梗图、音乐曲目到各式各样的数字艺术 , NFT市场日渐扩大繁荣 。 现今 , 科学也赶上NFT潮流 , 在线买卖数字文件的所有权凭证 。
文章图片
图1/4
美国艺术家Beeple的数字作品《日子:第一个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于三月竞拍 , 其NFT卖出了6930万美元 。 | 佳士得(Christie’s)图片202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六月8日 , 以超过50000美元的价格 , 结标一文件NFT , 此文件为诺奖得主癌症研究专家James Allison的相关工作记录 。 美国太空部队(美军部队之一)于同月17日开始售卖一系列图片的NFT , 标记的是人造卫星和太空图像的增强现实图 。
还有 , 发明万维网的计算科学家Tim Berners-Lee , 也将从六月23日至30日 , 拍卖一NFT , 标记的是最初网页浏览器的源代码及代码输出的无声视频 。
与此同时 , 生物学先锋人物George Church , 及其联合组建的公司 , 坐落于加州旧金山的星云基因(Nebula Genomics) , 已经放出其意欲售卖Church基因组NFT的消息 。 Church是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家 , 他曾协助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 , 因提出的计划常极具争议而闻名 , 包括复活猛犸象、开发一款基于DNA数据的约会应用软件 。
文章图片
图2/4
万维网源代码的动画可视化 , 互联网先驱人物Tim Berners-Lee于六月末拍卖的部分NFT 。 | 苏富比(Sotheby’s)
NFT潮流因提升了数字艺术的价值而在网上大火 ,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NFT不但毫无意义 , 而且会产生大量碳足迹 , 因为保存NFT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 。
科学界关于NFT的争论也同样火热 , 有人说NFT为大众打开了认识科学的一扇门;有人认为这不失为一种新筹资手段;甚至在制药公司购买消费者的基因组数据时 , 它可以成为人们赚取版权费的手段 。 另一些人则认为 , 跟数字加密货币工作方式相似的NFT , 不过是毫无必要的能量蜂拥进一个注定破灭的泡沫市场 。
“见的越多 , 就越觉得这事太疯狂了 。 ” Nicholas Weaver说道 。 他在伯克利国际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研究加密货币 。
NFT泡沫
NFT使用的是区块链技术 , 此技术是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的基础 , 用以认证文件的所有权 。 NFT的铸造方式与加密货币相同 , 即在网络平台上将其存入防篡改的区块链账户中 , 一般花费几十上百美元 , 然后网上出售 。 买卖这种所有权认证书 , 跟交易实体收藏品的方式一样 , 比如棒球卡 。 其他人可以在网上免费看艺术品、数据文件 , 也可以以原始格式下载;NFT购买者只持有其所有权的认证凭据 。
NFT概念产生于本世纪10年代早期 , 但今年大爆:例如 , 化名Beeple的美国艺术家创作的数字艺术品 , 其NFT在三月份售出 , 成交价格近7千万美元 。 NFT市场在五月上旬创造了30天3250亿美元的销售记录 。 市场虽说在六月份迅速冷却 , 每周销售额依旧能超过1千万美元 。
Michael Alvarez Cohen , 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知识产权部主管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主任 。 他决定试用NFT为学校筹集资金 。 因此设计师团队扫描了学校存档的法律文件 , 以及涉及James Allison宝贵发现的手写笔记和传真 。 这份艺术作品 , 名为《第四支柱》(The Fourth Pillar) , 现已面世 , 所有人都可在线观赏 。 设计师团队也为这份作品的所有权铸造了NFT 。
在6月8日短暂的竞标战后 , 这个NFT卖出了22以太币(约合54000美元) 。 购买者是FiatLux DAO伯克利校友会 , 这个组织成立于他们提议铸造NFT的前几天 , 也正是这批区块链专家告诉伯克利如何铸造NFT 。 所得钱款将分配给NFT竞拍机构、伯克利研究基金以及碳补偿 。
“(科学NFT)不仅向世界展示了这些历史记录 , 又进行了艺术创作 , 还支持了研究和教育 , 三者组合起来很有趣 , 算得上一种良性循环” , Cohen说 。
文章图片
图3/4
上为内含专利披露声明的艺术作品 , 标记的是Jim Allison赢得诺奖的工作 , 属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售卖的部分NFT 。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但另一些人认为 , 售卖NFT就是一种浪费 , 因为区块链要防止数据损毁 , 就要依赖计算机运算 , 这样耗能极大 。 举例来说 , 数字货币运行商以太坊(Ethereum)现今的能耗量 , 等同于津巴布韦全国所用 。
用Weaver的话说 , 这让NFT变成了“除了当一个数据库——存的还是些丑猫的所有权凭证——以外啥有用的事都不干 , 简直是犯罪程度的浪费” 。 他说 , 竞拍实体文件还有点道理 。
基因组淘金热
伯克利团队还在创作另一数字艺术作品 , 准备以后拍卖其NFT 。 作品源于诺奖得主Jennifer Doudna的相关记录 , 她是CRISPR基因编辑领域的先驱人物 。 但NFT创作进程有所延缓 , 因为需要确保她手上的有效专利不会因此受侵害 。
同一时间 , Church和星云基因于6月10日对外出售20个NFT 。 每个NFT标记的一是基于Church喜好选出的艺术品 , 二是星云全基因组测序服务的特定限量版折扣 。 款项将由多方分得:一家未具名的慈善机构、Church本人、区块链公司Oasis Labs、星云基因 , 以及销售平台AkoinNFT 。
这个标记内容比一开始推广时说的差远了 , 他们之前说将在6月10日拍售内含Church基因组的NFT 。 星云基因告诉《自然》 , 他们最后一刻搁置了这个计划 , “因为NFT和加密货币市场上周势头有所减退 。 ”
星云的共同创始人Kamal Obbad 说:“我们计划等市场情况好转时再发布全部的拍卖品 。 ”但不清楚会是什么时候 。
出售Church基因组的计划 , 让网友们感到兴奋 , 同时又有些困惑 。 正如一位科学家在推特上调笑道 , 既然Church基因组早就可以免费在线获取了 , 那么“机缘巧合 , 我也在卖George Church的基因组!但不需要拍卖会或者NFT之类的 。 ”他们打趣道 , 只要5美元 , 就给你发链接 。
文章图片
图4/4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计划拍卖他自己的基因组NFT 。 | Gretchen Ertl/纽约时代周刊/Redux/eyevine
伦理问题
然而对Church公司来说 , 推出这个NFT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试验性运作 。 星云基因已利用区块链技术 , 把公司测过的15000人全基因组序列数据暂时授权于特定用户(比如制药公司 , 要寻找基因与疾病的关联) 。 Obbad 说 , NFT未来能打造一个快捷系统 , 让顾客从上述交换中获利 。
一些其他公司也在做类似的实验 , 尝试一些鼓励措施 , 让顾客在区块链市场上出售基因组数据 。 他们的想法是 , 让用户多控制其数据 , 把获利直接给予个人 , 从而鼓励更多人测自己的基因组 。
但是有人说 , 这些目标没有NFT也能实现 。 拍卖Church基因组NFT的计划 , “就是个公关噱头” 。 此话出自Yaniv Erlich , 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计算科学家和MyHeritage的首席科学官 。 MyHeritage位于以色列的Or Yehuda , 是一家主营基因组测序和家谱的公司 。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Vardit Ravitsky认为 , 出售个人基因组会带来一些伦理问题 , 比如说 , 考虑到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基因组的相似性 , 人们能说是真正拥有自身的基因组吗?她还提出 , 人类是否有权从自身生物资源中赚取钱财(例如捐献精子等) , 早已颇有争议 。 出售数据的问题 , 她认为“会成为下一波这种伦理问题” 。
【新浪科技综合|科学家也赶NFT潮流】Obbad同意科学NFT中有很多“开放性问题” 。 而他说 , 出售标记了Church基因组的NFT , 这个计划是“一个不错的对话开场白”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