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电商那么“卷”,阿里还“稳”吗?
文章图片
图1/11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赫晋一 张冉冉 编/付晓玲 慕沐 胡嘉雯
来源:表外表里(ID:excel-ers)
市场对互联网行业的二季报 , 普遍有颇多担忧 。
8月3日 , 阿里2021Q2财报披露 , 确实有一些反常之处 。
如下图 , 业绩数据出现一定承压情况 , 但用户粘性(ACC/MAU)上升走势良好 。
文章图片
图2/11
备注:AAC/MAU为最近一季度打开App的人中 , 转化为年活跃买家的比率 , 用来衡量用户粘性 。
据阿里2021Q2电话会议:利润承压在于对社区商业平台、淘特、本地生活服务及Lazada等策略领域的投资 , 对闲鱼及淘宝直播等国内零售市场中 , 增长业务的投入和对商家的支持政策 。
文章图片
图3/11
这似乎意味着 , 阿里本季度财务与业务数据相背离的背后 , 是前期投入带来平台生态的好转 , 但业绩上尚未进入收获期 。
接下来 , 本文将从用户数、粘性、商家三个层面 , 分析阿里重投入下的生态是否“好转”?
谁在扛起用户增长的大旗?
从用户端布局看 , 阿里此轮在2C业务上的投入颇为“大胆” , 不仅多线并进 , 且打破了单一超级App的格局 , 向多业态App矩阵转化 , 具体包括:
核心电商领域:手淘+天猫+淘特+闲鱼
新零售领域:盒马+MMC+高鑫零售
生活服务板块:本地生活+高德+飞猪(后面会具体分析)
其中 , 基本盘电商零售业务方面 , 由淘宝特价版升级而来的“淘特”App , 成为业务拉新的主力军 , 尤其是来自下沉市场的新增用户 。
财报显示 , 本季度淘特AAC(年度活跃消费者)总规模超过1.9亿 。
同时 , 今年6-7月 , 淘特下载量也开始激增 , 登上苹果应用商店 App Store免费购物应用榜第一 。
文章图片
图4/11
淘特对下沉市场消费潜力的进一步挖掘 , 再加上覆盖大众消费的淘宝以及品质消费为主的天猫 , 交叉配合贡献的业绩 , 阿里电商业务2020Q2的营收表现稳定 。
但拉新容易留存难 , 这对淘特的供应链能力 , 例如农产品的高效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为此 , 平台密集推出了系列举措:加强品类供给 , 加强品控与售后服务 , 对平台商家降费等 。 当然 , 最终成效如何 , 需要时间验证 。
阿里在其他两条线的布局 , 锚定的是用户粘性生态建设 。
比如 , 社区生鲜业务 , 以高频次触达消费者 , 逐步实现线下线上联动 , 可以逐渐稳定用户留存 , 一般是电商类平台拉升新用户增长、提升老用户活跃度的“抓手” 。
以阿里来说 , 其试图通过新零售业态 , 加码这块 。
2021 年 3 月 , 阿里将盒马集市、零售通等整合成了 MMC 事业群 , 对新零售业态重视可见一斑 。
截至2021年1月 , 盒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了261家门店;与此同时盒马线上化进程加速 , 盒马集市和云蛙采采先后入驻微信小程序 。
文章图片
图5/11
就数据反馈看 , 用户粘性增长表现不错 。 如下图左 , 与垂直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相比 , 盒马2021Q1的DAU/MAU更高 , 达到17.2% 。
不过 , 盒马业务的增速 , 与做生鲜电商同行比起来 , 仍有一定的差距 , 需要时间追赶 。
文章图片
图6/11
此外 , 基于生鲜赛道供应链基建的长线以及重投入 , 短期内用户粘性持续大幅拉涨不太现实 。 由此 , 阿里留住用户的另一条战线——本地生活服务 , 显得非常重要 。
锚定用户粘性 , 本地生活服务是一场硬仗
本地生活服务战场 , 发展前景广阔 , 也由此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必争之地” 。 而对入局的阿里来说 , 这是一场不能输的竞争 。
文章图片
图7/11
就目前的格局看 , 切入较早的美团是该赛道的“守擂者” 。
据艾瑞咨询数据 , 超过63%的用户在到店用餐之前 , 选择的本地生活平台为美团点评 , 相比之下 , 使用阿里口碑App的用户仅占比25% 。
与此同时 , 美团营收规模最小的OTA酒旅业务 , 已成为拉动业绩的现金牛:2021Q1净利率达到41.7% 。
本地生活服务的“亮眼”表现 , 是建立在流量稳定增加、交叉销售和重复利用的基础 。
据王兴2018年的公开披露:美团80%的酒店用户 , 都是从外卖用户转化过来的;此外 , 同比逾70%的新增用户 , 是由其他生活服务用户转化的 。
看准这样的发展潜力 , 阿里发起“冲击” , 生活服务板块成为今年以来调整力度最大的业务线之一 。
据7月2日的公开信 , 阿里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的三大业务——高德、饿了么和飞猪 , 划归形成完整的矩阵 , 向生活服务市场发起“升级”战 , 具体逻辑为:
饿了么依托阿里体系9亿消费者 , 从外卖平台跃升为到家的大入口 。
高德则从地图服务入手 , 在餐饮到店服务、酒店景区门票、打车出行等方面快速渗透 , 成为到店的入口 。
飞猪作为旅游垂直服务平台 , 持续做好酒店、旅游、交通等供给 , 输出服务到高德、支付宝、淘宝等平台 。
三块业务通过餐饮、出行、酒旅服务的交叉渗透 , 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 , 提升使用多种生活服务的频次和粘性 , 对业务本身以及阿里整体而言 , 拓展了业绩想象空间 。
以外卖业务为例 , 2021Q2财报显示 , 饿了么本季度订单增长同比达到了50% , 有较为明显的增量 。 不过 , 生活服务板块整体上有所反馈 , 可能需要下一个或几个季度之后 。
当然 , 考虑到竞争因素的话 , 具体的反馈效果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
就阶段性来说 , 阿里在留住用户上的种种动作 , 收效可观 。 如文章开头提到过的 , 2020Q3以来 , 阿里整体的用户粘性 , 持续拉升 。
文章图片
图8/11
不过 , 业务成效虽不错 , 但要警惕多矩阵体系带来的衍生风险——App过多 , 功能甄别繁琐 , 或将影响用户的使用热情;同时分流可能导致单个App竞争力下降 。
除此之外 , 多元化用户规模增长、购买粘性拉升 , 意味着平台面临的产品供给端挑战 , 也同步“升级” 。 那么 , 阿里在商家端的生态扎得稳吗?
阿里的商家基本盘稳吗?
从市场角度而言 , 电商乃至直播电商等领域 , 即便不是“卷” , 也称得上强敌环伺 。 因此 , 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商家 , 事实上都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
而今年这种情况进一步凸显 。
2021年3月 , 踩下“电商闭环化”油门的抖音 , 品牌入驻量同比增长了4.5倍 。
2021年5月 , 拼多多百亿补贴开设“官方合作旗舰店”入口 , 新入驻品牌旗舰店同比增长超过10倍 。
当然 , 想吸引手握多份“offer”的商家 , 最终选择自家 , 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抢“人”大战激化下 , 各平台都摆足了诚意 。
以今年618为例 , 大促期间 , 平台以降低准入门槛、取消店铺综合排名要求、扶持品牌自播、全渠道营销等策略 , 通过让利的方式 , 招揽品牌和商家 。
据亿邦智库调研 , 相比去年618 , 今年商家的投放预算都有大幅增加 。
文章图片
图9/11
由此可以预见 , 商家在多平台经营将逐渐成为常态 , 想留住和吸引更多商家 , 平台就要拿出切实的措施 , 一张张意在留住商家的“网” , 正在慢慢织就 。
这在阿里本季度业绩交流会上也有披露:商家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对整个用户生命周期进行经营服务的平台 , 并且能够在整个的运营周期中 , 来衡量运营效率和收入增长、利润增长 。
简单理解就是 , 优化商家经营环境 , 降本提效 。 这点阿里是下了功夫 , 真投入资源的 。
具体来说:付费营销工具变免费、运费险降费、直播坑位费改革(收费方式从“一刀切”收取改为等比例结算) , 为商家减负;升级菜鸟和供给模式 , 提升商家交易效率 。
从效果反馈看 , 通过大力度支持平台商家经营 , 最大化商家受益 , 阿里商家端阵地进一步稳固 。
比如 , 亿邦智库数据显示 , 67.2%的商家认为天猫是 618 活动(今年)中最重要的平台 。
文章图片
图10/11
但这些大力扶持商家的举措 , 也导致阿里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
文章图片
图11/11
总之 , 依靠系统化应对措施 , 阿里在新一轮竞争中 , 虽有一定的费用承压 , 但在商家端的增长盘稳定 。 至于这种优势是否能长期保持 , 还需要系统性追踪 。
小结
强敌环伺 , 将电商行业的竞争程度进一步催发 。 从阿里2021Q2财报里透露的诸多动作来看 , 很明显 , 巨头再次出发了 。
虽然这些落实在增加用户粘性、留住商家的动作背后 , 需要持续的投入做支持 , 让阿里的业绩短期内不可避免承压 。
但从公司的长期价值来说 , 即便牺牲短期利润 , 稳固基本盘的发展投入也是基础且有必要的 。
日前 , 芒格旗下的Daily Journal向美国SEC提交了13F报告 , 披露了其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的美股持仓 , 其中对阿里巴巴维持了既有持仓 。 这对阿里的长期价值是一种回应 。
【创事记|电商那么“卷”,阿里还“稳”吗?】(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传统|联想预热 135W 充电器,新款拯救者笔记本有望支持 PD 3.1
- 线下|Are You OK?小米印度版 MiPay 软件获登记批准
- 移动|小米印度版MiPay软件获登记批准
- 征程|2021年度图片报道·新征程|31张日历记录:中国在路上
- 流程|HMS Core电商与游戏行业解决方案,全流程赋能开发者创新
- 记忆|为什么现在的年度听歌报告,越来越好哭了?
- 视点·观察|薇娅“偷税风波”后 直播电商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 国际|国家卫健委就《“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答每经记者问:着力发展国际领先的性智慧医疗装备
- Xiaomi|小米12亮相:配备世界先进屏幕 破15项记录
- nVIDIA|发布两年多的GTX 1650成电商最畅销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