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现在 , 也许有不少人都想成为猫狗双全的人生赢家 。 但是有一种动物 , 天生就是猫狗双全的进阶版:它“虎狼”双全 。 只不过 , 它并不是兽生赢家 。
这种神奇动物就是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 , 它体型像狼 , 黄棕色的身体上又长着黑色的条纹 , 所以既叫塔斯马尼亚虎(Tasmania Tiger) , 又叫塔斯马尼亚狼(Tasmania Wolf) , 自带虎狼双全的属性 。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塔斯马尼亚的Beaumaris动物园里的一只小袋狼 | Wikimedia Commons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袋狼不是狼
虽然学名叫袋狼 , 但显然 , 姓“袋”的狼和现在真正的狼除了长相有些相似 , 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 。 狼是哺乳纲食肉目的 , 而袋狼是哺乳纲袋鼬目的 , 它俩的最后共同祖先生活在1.6亿多年前的侏罗纪 。 袋狼的属名Thylacinus源于希腊语的“thylakos” , 就是“口袋、袋子”的意思 。 种加词cynocephalus则是一个合成词 , 同样源于希腊语 , “kyn-”是狗的意思 , “-kephalos”是头 , 所以合起来就是狗头(不是doge) 。 所以袋狼是一种“头部像狗的有袋类动物” , 而它的外表确实和狗或者狼很像 。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维多利亚博物馆陈列的袋狼(左上 , 雄性;右下 , 雌性)| museumsvictoria.com
袋狼从背部到尾部有标志性的15至20道黑色条纹 , 这是它区别于犬科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 成年袋狼的体长约为100至130厘米 , 包括60厘米左右的尾巴;肩高约60厘米 , 平均体重12至22千克 , 雄性体型普遍比雌性大 。 相比于狼或者狗 , 袋狼的头相对显得更大 , 而腿更短 , 尾巴更细更硬 。 袋狼的育儿袋开口向后 , 雄性也有育儿袋 , 不过发育不完全 。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袋狼骨架 , 藏于塔斯马尼亚博物馆与美术馆(Tasmanian Museum and Art Gallery) | Megan Jerrard / Wikimedia Commons
袋狼和犬科动物的相似 , 是趋同演化的一个经典例子 。 袋狼曾经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 , 它们在这些地方的生态位和北半球的犬科动物相同 , 二者演化出了很多相似的特征 。 它们的相似度有多高呢?高到可以出考题来为难学生 。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动物园里的袋狼一家 | Wikimedia Commons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祖先的故事》(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Evolution)一书中写道:“袋狼和真正的狗很容易区分 , 因为它们背部有条纹 , 但是要区分它们的头骨则困难得多 。 在我那个年代 , 牛津的动物学学生期末考试的一部分是必须辨认100件动物标本 。 很快就有‘考试小技巧’到处流传:如果拿到一个看起来像狗的头骨 , 猜它是袋狼就比较安全 , 因为这么明显像狗的头骨 , 肯定是陷阱 。 然后有一年 , 考官有两次故意放进了真正的狗的头骨 , 这真是太棒了 。 ”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狼(左)与袋狼(右)的对比 | Alfred BrehmRichard Lydekker / Wikimedia Commons
袋狼主要是夜行性或半夜行性的 , 有时候也在白天出没 。 它们行动缓慢而僵硬 。 袋狼喜欢的猎物是袋鼠或者其他有袋类 , 以及小型啮齿类和鸟类 , 通常在夜间单独或者成对捕猎 。 也有报告称 , 袋狼会捕食绵羊或者家禽 , 然而这种情况几乎肯定被夸大了 。 袋狼曾经是澳洲大陆的顶级掠食者 , 但是早在欧洲殖民者抵达之前 , 就在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大陆消失了 , 仅在澳洲东南的塔斯马尼亚岛上还留有最后的种群 。 与澳洲野犬的生存竞争很可能是袋狼消亡的原因之一 。 然而 , 最后致命的一击还是来自人类 。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Wilf Batty和他打死的最后一只野生袋狼 | Wikimedia Commons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消失的袋狼
随着人类在塔斯马尼亚岛上定居 , 被怀疑捕食家禽和家畜的袋狼成了“害兽” 。 哈里·布雷尔(Harry Burrell)拍摄的袋狼嘴里叼着鸡的著名照片 , 有意无意地让袋狼臭名昭著 , 但这组照片是自然状态下的还是摆拍 , 至今仍有争议 。 无论如何 , 袋狼在当时遭到了大肆猎杀 。 后来 , 人们意识到事情可能有点过头 , 塔斯马尼亚政府在1936年7月10日推出了保护这一物种的官方法案 ,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 59天之后的9月7日 , 在塔斯马尼亚一家动物园里 , 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Benjamin)死去 , 这一天也成了澳大利亚濒危物种日(National Threatened Species Day) 。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袋狼叼着鸡的著名照片 | Harry Burrell / Wikimedia Commons
人类总是对已经失去的充满怀念 。 袋狼被宣告灭绝之后 , 科学家曾经尝试过克隆 , 但由于DNA都被严重破坏而不得不终止这个计划 。 同时 , 澳大利亚时不时地有报告声称目击或拍摄到了袋狼 , 但是没有一起是能够确认的 。 如今 , 这个物种只存在于塔斯马尼亚州的州徽上 , 只留下了标本 , 和澳大利亚各地无法确认的幻影 。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本杰明” , 世界上最后的一只袋狼 | Wikimedia Commons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本文图片

有袋类
北美负鼠
袋熊
考拉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 , 欢迎转发
【袋狼|最后一只袋狼,在动物园里孤独死去】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