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缺芯潮”不退:晶圆代工“龙头” 台积电加入“涨价大军”
来源:广州日报
据研究机构Digitimes援引业内人士透露 , 作为当今全球半导体领域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台积电近期已通知客户 , 从8月开始 , 其为LCD驱动芯片供应商提供的12英寸晶圆制造服务将提价15%~20% 。 对此情况 , 业内人士认为 , 这将促使供应商提高终端客户的芯片报价 。 值得注意的是 , 面对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及下游旺盛的需求 , 今年以来 , 各大功率半导体厂商多在不断上调价格 , 有分析认为 , 国内芯片短缺的问题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
【新浪科技综合|“缺芯潮”不退:晶圆代工“龙头” 台积电加入“涨价大军”】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许晓芳
产能争抢激烈 台积电部分订单涨价
近日 , 有IC设计业者指出 , 台积电从8月起针对16nm以上制程订单进行调价 , 已经谈妥的订单价格不变 , 增加的部分订单将进行调整 , 涨幅约10%~15% 。 而此前台积电多次被问及涨价议题时 , 一直强调将坚守与客户的信任关系 , 除了提供客户稳定产能与服务 , 不会靠涨价追求毛利率上升 。
据悉 , 过去在台积电80nm制程技术所投片的LCD驱动IC、TDDI芯片 , 平均投片报价大约在1400~1600美元间 , 且自2020年下半年至今都没有真正调涨过报价 。 相较于竞争对手一路调涨 , 台积电目前80nm制程针对驱动IC所报的价格反而已成为业内最低 , 也因此 , 更吸引当地LCD驱动IC设计厂争相抢产能 , 订单更一路延长到2022年 。
虽然台积电业务代表并未解释此次涨价缘由 , 但据当地芯片供应商获悉 , 主要是台积电接单实在太满 , 所以针对过往策略扶植的特定客户、产品及市场所给出的价格优惠策略 , 在公司内部一直有反对声音 。
除此之外 , 台积电不愿轻易调动报价的决策也受到竞争对手联电亮眼的第二季度财报的冲击 。 据悉 , 联电第三季度运营展望也较为乐观 。
下半年成熟制程产能早已预订一空
值得注意的是 , 自今年3月底起就有消息称台积电要涨价 , 而且台积电还取消了对客户的优惠 , 导致变相涨价数个百分点 。
对此 , 业内人士表示 , 下半年台积电成熟制程产能早就被客户预订一空 , 因为订单都是在半年前就已敲定 , 所以已确认的晶圆代工订单价格还是维持不动 , 至于急单或加单部分的晶圆代工价格 , 本来就会比正常下单价格高 , 在产能严重吃紧情况下 , 急单或加单的价格再拉高一定幅度实属合理 。 而且受全球芯片荒的影响 , 目前芯片市场几乎处于卖方市场 , 因此台积电等厂商涨价也是意料之中 。
有分析称 , 台积电这一波调涨预期将促成第三季度新一波的芯片涨价风潮 , 预期此次调价将带动终端OLED与LCD驱动IC迎来新一轮报价涨势 。
各大功率半导体纷纷涨价
除了台积电调涨价格 , 另一半导体巨头三星也在本周表示 , 将调整其半导体晶圆的定价 , 以资助其在韩国平泽附近的S5晶圆厂的扩张 。 三星方面认为 , 为S5工厂融资的努力将在短期内提高包括GPU和SoC在内的消费技术的价格 。
数据显示 , 面对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及下游旺盛的需求 , 各家半导体大厂也在不断上调价格 。 今年2月份 , 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士兰微发布了部分产品品类涨价通知 , 包括MOS类、IGBT、SBD、FRD、功率对管等均开始调价 。
今年4月初 , 捷捷微电已对VDMOS、TRENCH MOS部分产品进行了涨价 。 同时 , 长晶科技也宣布已从5月开始对全系列产品涨价 , 上涨幅度约为10%~20% 。 今年7月1日 , 比亚迪半导体也对IPM、IGBT单管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 提涨幅度不低于5% 。
近两个月 , 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安森美、安世半导体(已被闻泰科技收购)等头部的功率半导体大厂也再度将产品的价格上调了10%~15% 。
7月25日 , 美信(Maxim)也已向分销商发布涨价通知函 , 宣布从8月22日起 , 全线产品调涨6% 。 美信专攻模拟半导体产品 , 在功率半导体方面也有不少产品 。
而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 到现在为止 , 中芯国际是在市场里面涨价比较慢的 , 都是别的同行已经做了 , 中芯国际在后面才开始跟着做 , 而且幅度上也不是一下子调很高 。 赵海军表示 , 中芯国际会和客户商量好要怎么做 , “相信在未来 , 价格能够持续稳定或者上涨 , 主要还是来自我们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
国内芯片短缺或持续到明年
对于台积电也加入这一轮的半导体“涨价大军” , 市场认为半导体高景气度仍将持续 。 此前 , 民生证券表示 , 自去年第四季度产能紧张开始以来 , 部分台湾地区代工厂至少已2次提价 , 累计涨幅在30%以上 。 民生证券认为 , 本次提价将进一步强化当前的缺芯涨价逻辑 , 提升代工企业全年业绩预期 , 高景气有望持续至2022年 。
川财证券则认为近期披露半年度业绩的半导体企业大多取得了良好的利润增长 , 同时芯片短缺背景下 , 下半年利润高增长有望延续 。
华泰证券TMT研究组负责人、科技与电子首席分析师黄乐平认为国内芯片短缺的问题可能会持续到明年;长期来看 , 国产化需求将是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增长的一个结构性机遇 。
博时基金肖瑞瑾认为 , 目前的市场风格已经从蓝筹白马切换到科技成长 , 下半年市场仍会向科创领域转型 , 这与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方向是一致的 , 科技创新也将是未来几年市场的主线 。 面对市场风格的切换 , 投资者要调整研究与投资的重点方向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