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平台|全国首笔“区块链+闲置住宅”交易在昆山完成

8月2日下午 , 江苏省昆山市首次运用区块链技术完成农村闲置住宅使用权流转交易 , 永新村六如墩25号闲置住宅12年使用权被企业以18.69元/月/平方米的单价在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上竞得 。 依托省信息服务平台 , 此笔交易信息直接上链存证 , 保证房源可信、交易真实、结果可溯 。
这是继江苏在射阳县探索农村土地线上全流程“不见面”交易、金湖县探索“区块链+农村产权交易+抵押贷款”服务后 , 农村产权交易领域的再创新 。 据了解 , 这也是全国首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闲置住宅使用权流转 。
通过将闲置住宅使用权“上链”流转 , 破解了交易可信的难题 , 从而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资产、扩大农户财产收益权 。 “交易完成后 , 后续合同拟定、签约这些都不用老百姓自己跑了 , 日后租金收入村里会直接全额分到‘户主’手上 , 交易过程都看得到 , 群众很放心!”淀山湖永新村村委会主任蔡顺华说道 。
合同签订后 , 这些农房将会被改造成为民宿 , 接待外地游客 。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与资产管理科科长戴欢告诉采访人员 , 昆山毗邻上海 , 进城务工或在外定居的人不在少数 , 村里一些农房处于闲置状态 , 而每逢节假日 , 昆山乡镇又会成为“周边游”的热门选择 。 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加速了闲置住宅升级改造的需求 。
虽然需求量大 , 但是闲置住宅流转纠纷问题一直存在 。 过去闲置住宅多是私下协商流转 , 没有规范的流转程序和合同 , 对权籍信息和地籍信息难以确认 , 农房主人或第三方租客如违反合约 , 经常引发矛盾 。 此外 , 更因缺乏可证可信的交易信息 , 银行无法提供后续的金融服务与保障 , 使得区域农房交易难以形成规模化流转与产业化经营 。
一方面是有需求的市场 , 另一方面又是难以流转的闲置住宅 。 昆山市以承担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 , 在淀山湖镇六如墩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 村民将闲置住宅入股合作社并委托给社里 , 在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流转 , 依托区块链技术 , 既规范了交易又实现了可信 。
“这栋农房变成民宿后 , 将给农户带来每年5万多元的稳定收益 , 还将额外获得民宿项目年净利润的20%分红 。 ”蔡顺华补充道 。
据了解 , 该闲置住宅使用权流转由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在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指导下联合打造 , 南京南大尚诚软件有限公司和蚂蚁链提供技术支持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张玉庆说:“昆山以承担全国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 , 积极探索闲置住宅使用权流转现实路径 , 通过将闲置住宅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应用区块链技术流转 , 一方面可以规范流转行为 , 减少交易纠纷;另一方面通过交易的信息和上链的数据 , 可引导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农村 。 ”
【信息服务平台|全国首笔“区块链+闲置住宅”交易在昆山完成】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昆山正在推进农房规范翻建工作 , 全市农房已翻建完成1.3万余户 , 接下来将持续推进宅基地确权颁证工作 , 明晰农户的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 为农村宅基地流转、抵押等权能拓展提供基础 。 采访人员 张 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