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假装很强硬


|孙正义假装很强硬
文章图片
图1/1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方浩
【|孙正义假装很强硬】来源:接招(ID:itakethat)
一副大学副教授模样的孙正义终于没忍住 , 还是“亮剑”了 。
本周软银最新一季财报出来之后 , “大帝”特别提到了中国:“尽管我们仍然看好中国市场的未来 , 但中国政府管控加强的背景下 , 需要进一步观察哪些领域的风险更小 , 在那之后再重新考虑投资 , 预计这个过程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 ”
孙正义口中的“中国市场” , 当然是指一级市场 。 “在对科技行业的审查变得明朗前 , 软银将削减对中国初创企业的投资” 。
事实上 , 自今年4月份以来 , 软银愿景基金新投份额中 , 中国的占比只有11% 。 而之前中国在愿景基金1000亿美金的盘子中 , 份额是23% , 仅次于美国 。
孙正义把对华投资暂停的原因 , 归结为行业监管 。 但问题是 , 目前监管波及的公司 , 大多是平台经济体 , 即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 , 与软银的主战场一级市场并无很强的关联性 。
但是 , 当一个在中国赚了最多钱的VC说出要在中国按下暂停键的时候 , 不可避免地会把恐慌情绪传递给热衷于做“天气预报”的中国同行 。
孙正义话音一落 , 就有国内投资人就将其解读为国际主流资本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 , 甚至开始向创业者喊话:市场可能有变 , 能拿钱的尽快拿钱 。 “资本寒冬来了”的老梗 , 连续第N年上演 。
今年以来 , 大家都在吃二级市场中概股的瓜 , 甚至一级市场也成了吃瓜群众 。 没想到孙正义振臂一呼:现在 , 我自己就是瓜 。
这个瓜很大 。 去年年底 , 阿里股价最高点时 , 几次套现之后的软银持仓市值仍然接近2000亿美金;半年多过去 , 还剩1000亿美金的持仓市值;
滴滴上市后市值最高约为900亿美元 , 按照软银21.%的持股比例 , 账面回报接近200亿美元 , 但现在变成了不到100亿美元 。 而据The Information之前披露的消息 , 软银总共向滴滴投资了大约120亿美元 , 目前账面收益率是负数;
软银愿景基金在中国的另一个重仓股是字节跳动 , 但目前这家公司到底什么时候上市、以何种方式上市、在哪上市都是未知数 。
也就是说 , 软银在中国投资的几家头部公司 , 无论是早就上市的还是刚刚上市以及还未上市的 , 过去一年都没让孙正义找到变现的最佳窗口 。 而上述公司的股价走势和IPO进程 , 无疑受到了监管政策的影响 。
所以 , 比起在这一轮中概股风暴中遭殃的其它机构和散户 , 孙正义才是真正的“冤大头” 。 愿景基金成立的时候 , 孙正义激动地说连睡觉都是浪费时间 , 现在的问题是 , 估计想睡都睡不着 。
按理说 , 如果真的看好一个市场、看好一家公司 , 股价的短暂波动不会影响一个投资人的情绪 , 更不会像小孩子一样吃不到糖就又哭又闹 。
与其说孙正义是在发泄 , 不如说是想尽快解套 , 因为所有的理由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老孙急着用钱 。
根据最新一季财报 , 软银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39.4% , 环比下降61% , 其中软银愿景基金利润相比上一季度下滑了90% 。
这份财报来的很不是时候 , 两年前孙正义筹备软银愿景二期基金的时候 , 募资目标是1080亿美元(刚好超过一起基金的规模) , 但到今年2月份的时候 , 据说目标已经缩水至500亿美元 。
本来 , 孙正义还指望从中国几家重仓股身上套现一大笔钱出来 , 没想到直接套里面了 。 随着上半年中概股走低 , 软银从它们身上获得的公允价值受益也大幅缩水 。
我之前在《孙正义最疯狂的一面》中提到 , 软银一旦缺钱了 , 要么从中国巨头身上套现 , 要么让中国巨头直接接盘再变现 。 但这一次 , 中国巨头们指望不上了 。
所以 , 过去一个季度孙正义只能从美国科技巨头身上揩油:持有美国公司的总股本由3月底的190亿美元减少至6月底的136亿美元 , 其中从Facebook套现了31亿美元、微软10亿美元、谷歌近6亿美元 , 亚马逊近6亿、Netflix近4亿……
孙正义话里话外暗示中国的监管政策影响了某些中概股的股价 , 而他自己则用实际行动挖了美国科技股的墙角 。
从美股公司套现的钱主要是放到软银愿景二期基金里 , 据说孙正义还自掏腰包放了几十亿美元进去 , 但还是远远不够 。 因为之前跟孙正义合作的中东石油大佬都表示不会再跟进二期基金了 。
很简单 , 软银在WeWork和Uber等独角兽公司的巨大亏空 , 让视钱财如粪土的中东土豪也招架不住 , 眼睁睁地看着oil money变成了over money , 干脆不玩了 。
失去了中东大亨的支持 , 又得不到中国新贵的后援 , 大帝急了 , 把自己在二级市场的怨气 , 通通撒到了中国一级市场 , 剑指监管政策 。
像孙正义这种段位的大佬 , 在募资这件事上只能一期比一期多才对 , 如果越来越少 , 还怎么在江湖混?说白了 , 大佬募的不是钱 , 而是面子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