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要构建完整的社会机制
_原题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要构建完整的社会机制
近年来 , 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高度重视 , 针对网络时代加强互联网和虚拟社会的监管和治理 , 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法规 。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是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应有之义 。 随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成为热点 , 保护不足的问题正在逐步被解决 ,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陷入过度保护的陷阱 。 当前 , 互联网大厂、主流网络平台 , 纷纷根据政策法规要求上线青少年模式、严控游戏时间、清理不良内容 , 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 从社会化理论来看 , 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和习得社会规则 , 进而在正确的社会规则指导下提升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识别能力 。 根据以往的调研 ,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短板主要是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不强 。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一些网络不良内容擅长伪装 , 在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面前轻易得手;二是一些有害内容打擦边球、蒙混过关 , 躲避监管部门和互联网平台的审查;三是一些内容本身并不违规违法 , 但是在价值观和道德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 。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一刀切 , 不能只用规避的方式来减少风险 。 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 , 一些互联网平台采用拒绝未成年用户登录、尽可能缩小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的做法 , 非但不能真正发挥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 , 反而让未成年人无法获取真实的网络信息 。
政策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利器 , 法律法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底线 。 让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 还必须有一整套社会机制来实现 , 要把企业的积极性动员起来 , 尽快普及学校网络素养教育 , 提升家长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重视程度 , 强化社区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 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依据法律规定 , 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明晰的、可执行的标准细则 。 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网络平台监管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行业协会在最短时间内协调和统一相关互联网平台的整改 , 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内容的传播 。 三是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足的问题 , 通常都是媒体最先发现并曝光 , 媒体应当承担社会准则和社会道德监督者的角色 , 提高社会洞察力 , 充分发挥舆论影响力 。 四是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的相互联动 , 特别是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未成年群体中 , 学校和社区作为补位者 , 应当承担一部分家庭教育的功能 。 学校是国家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机构 , 必须把立德树人的工作贯穿于未成年人成长发展全过程 , 要与社区、家庭充分联动 , 织密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保护网 。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 虽然有些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问题发生比例和概率并不高 , 但基于中国拥有数以亿计的未成年网络用户体量 , 一个百分点就是百万人 , 所以一定要重视每个百分点背后隐藏的巨大现实影响 , 把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纳入现实社会的解决路径中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田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要构建完整的社会机制】2021年08月16日 03 版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