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功能|“自动驾驶”出事,谁背锅
8月12日 , 一位年仅31岁的企业家驾驶蔚来ES8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 , 意外身亡 。 现场勘查结果显示 , 事故发生时 , 该车正处于“NOP状态” , 即开启了Navigate on Pilot(领航辅助系统) 。 尽管事故的具体原因尚在调查之中 , 却引起了社会对所谓“自动驾驶”功能是否安全的担忧 。
巧合的是 , 在与停放的紧急车辆发生一系列碰撞后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8月13日也宣布 , 对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展开正式调查 。
这两起事故 , 共同将“自动驾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
驾驶分不同等级 。 L1至L2属于辅助驾驶;L3至L5才算自动驾驶
根据蔚来汽车方面介绍 , NOP是导航系统、高精地图与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深度融合 , 在Pilot功能已实现的巡航车速控制、车距保持、转向辅助和转向灯控制变道功能基础之上 , 使车辆在高精地图覆盖范围内的大部分高速公路及城市高架路段内 , 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实现自动汇入主路;在主路中巡航行驶 , 并智能选择最优车道;根据导航规划自动切换至下一条高速/高架;自动驶离主路等功能 。
蔚来无人驾驶系统工程部负责人章健勇在“领航辅助(NOP)使用指南”中强调:绝对不能把NOP等同于自动驾驶 , NOP依然是一种辅助驾驶功能 , 且随时可能在无法满足工作条件的情况下退出 , 使用时大家必须时刻关注交通状况及道路环境 。
长期以来 , 汽车行业对于自动驾驶的认识与描述 , 主要来自于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制定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 按照这一标准划分 , 驾驶分为L0至L5几个不同等级 。 L1和L2等级属于辅助驾驶;L4和L5等级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
2020年3月9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公示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 , 并且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 工信部公示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也包括六级 , 其中 , L0至L2 , 分别为应急辅助、部分驾驶辅助、组合驾驶辅助 , 而L3至L5则分别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 。
显然 , 无论是按照国际标准还是国内标准划分 , “辅助驾驶”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 但在实际操作中 , 还是有不少消费者愿意将“辅助驾驶”当作自动驾驶体验 。
就在8月初 , 一位理想车主上传了一段自己躺着驾驶理想ONE的视频 , 引发热议 。 视频显示 , 在前方、逆向都无车 , 天气、道路状况良好的情况下 , 司机与副驾驶的乘客都把座椅放平 , 并解开了安全带 , 躺着欣赏透明车顶上的蓝天白云 , 而开启辅助驾驶系统的理想ONE在笔直道路上自动行驶 。
这真的有用吗?
企业为突出产品优势 , 过度营销会误导消费者 , 应强调真实驾驶体验
有专家指出 , 即便是看似已经有明确规定的分级 , 在实际传播和使用中也没有统一的表述规范 。 甚至很多新造车企业的销售人员在引导用户购买时 , 还会强调自己产品的自动驾驶功能有多强大 。
“‘领航辅助’(NOP)是导航系统、高精地图与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深度融合的功能 。 ”事后不少人咬文嚼字 , 指出蔚来ES8用户手册中这样的描述 , 很难让人领会到“自动”形容的是“辅助” , 而不是“驾驶” 。
而小鹏汽车上周也发生过一个尴尬事故 。 当时小鹏销售员正在陪准客户试驾试乘 , 并对其讲解道:车辆会自动探测到前方车辆 , 然后刹车、停车 。 意外的是 , 车辆却径直撞上前方车辆 , 并造成其尾部严重凹陷 。 所幸小鹏车辆安全气囊弹出 , 人员未有损伤 。
到底什么是辅助驾驶?怎样才称得上真正的自动驾驶?业内人士表示 , 目前尚没有一个简单认知和准确辨识的行业表述规范 , 也缺乏具体的营销监管 。 而只要技术上能沾上边的 , 营销人员都要打个擦边球 , 蹭个话题热度 。
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韩庆文表示:“现在市场竞争激烈 , 一些企业在宣传策略上往往会选择激进的姿态以突出自己的产品优势 , 但类似过度营销可能会误导消费者 , 的确需要引起消费者和监管部门警惕 。 ”
辅助驾驶系统起初得以发展 , 是为了减缓驾驶员的疲劳感和压力 , 提高安全性 。 有关专家提醒 , 汽车厂商应加强对准车主的讲解以及操作演示 , 强调真实的驾驶体验 , 而不是过度宣传技术的优越性 , “哪怕在车辆稀少的道路上 , 都要双手握住方向盘 , 双眼看着路面 , 做好随时接管车辆的准备” 。
行业机构应尽快统一自动驾驶各等级中文名称 , 避免自动和辅助出现在同一个状态下
就在事故发生的前几天 ,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 要求企业实施在线升级活动前 , 应当确保汽车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未经审批 , 不得通过在线等软件升级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 。
自动驾驶技术监管趋严已成趋势 。 而基于监管与舆论压力 , 车企在技术宣传上将有所收敛 。 但区分“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 , 尽可能减少消费者误读 , 当下还需要达成共识 , 见之于行动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 , 尽快统一自动驾驶各等级中文名称 。 “不管是L2还是L3 , 这都是专业用词 , 用户很难理解 。 ”他建议 , 将L2定为辅助驾驶;L3定为高级辅助驾驶;L4定为自动驾驶;L5定为无人驾驶 。 “这样能够最大化地控制各方期望值 , 避免自动和辅助出现在同一个状态下 , 辅助驾驶就是人的责任 , 出现自动两个字就是车的责任 。 ”李想解释 。
【自动驾驶功能|“自动驾驶”出事,谁背锅】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也表示 , 行业术语应该变成普通用户可以精准认知的简单概念 。 其实 , 类似的举措目前已经在美国、欧洲等地实施 。 今年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对自动驾驶标准进行了修订 , 其中明确了L1、L2必须称作辅助驾驶 , L3、L4、L5才能称作自动驾驶 。 而欧洲安全评价则规定 , 车企在宣传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时 , 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该系统的“协助”“辅助”“助力”职能 , 而非主导 。 采访人员 杨忠阳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功能|Linux 微信官方版 2.1.1 正式发布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方面|摩托罗拉 moto X30 推送 mr1 版更新:优化性能,新增大量功能
- 矩阵|聚焦快递末端痛点 国内首款无人驾驶快递物流车在中通启动应用场景内测
- 列车驾驶室|北京:体验无人驾驶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