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8月23日电 (采访人员 刘贤)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3日在重庆开幕 , 随后举行主论坛 。 科技界、企业界嘉宾展望“未来” , 畅谈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未来发展趋势及新引擎等关键话题 。
在主论坛上 ,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 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校长雅科夫列夫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 , 图灵奖得主约翰·轩尼诗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 ,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芮晓武发表主题演讲 。
“四大计算机架构时代即将结束 , 第五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 ”约翰·轩尼诗直言 , 计算机应该朝着特定领域架构前进 , 缩小架构范围 , 专注于特定场景 。 其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在将应用程序、编程语言与架构相匹配的同时 , 如何想办法降低处理器的设计成本 。
吴曼青认为 , 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网络一切、数据赋能、颠覆行业、定义未来 。 创新范式也发生变化 , 过去的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 , 现在发展为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 。
如何构建未来增长的新引擎?杨元庆的答案是大力发展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的新IT , 以此赋能实体经济 , 从而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 一旦“新IT”跟中国体量庞大的实体经济相结合 , 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 , 提升管理效率 , 而且能以更高质量的供给来形成新模式 , 创新需求 , 推动中国制造业整体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
【雅科夫列夫|科技界和企业界展望“未来” 畅谈技术变革及新引擎】面对未来 , 人才培养问题颇为关键 。 雅科夫列夫在谈及材料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时强调:“如今 , 我们已经不能再用五年、十年前的方式去培养人才了 , 应当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方法 。 这些方法应该结合数字建模 , 设计应该结合生物计量学、仿生学技术 。 ”他希望能够借助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平台 , 共同组建俄中项目、俄中团队 , 培养俄中两国需要的人才 。 (完)
推荐阅读
- 中国|印尼雅万高铁开始无砟轨道铺设
- 最新消息|日本麦当劳新广告 堺雅人迎着海啸吃汉堡
- 单手操作|OPPO Find N,折叠屏的优雅内力代言人
- Microsoft|微软成为雅虎财经2021年年度最佳公司
- 大会|喜马拉雅播客生活节空降漕河泾印象城!IN核跨年,等你来玩!
- 技术|12 月 22 日发布,vivo WATCH 2 确认内置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 王雅|一波三折后成功“拿下”!又一项世界级大会落地成都!
- 生活|怎么在小红书上“优雅”地生活?
- 喜马拉雅|躲不掉的APP开屏广告又出新花样,一晃动就自动跳转
- AI|斯坦福“机械手”成精:优雅取鸡蛋剽悍运篮球 登《科学》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