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广州等20地市开通省内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2021年8月26日上午 , 广东全面应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总结会在珠岛宾馆召开 , 会议总结了广东完成国家医保信息平台试点工作情况 , 展示了信息平台应用成果 。
据介绍 , 目前 , 广州、汕头等20个地市已开通省内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 , 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也将于近期有序推开 。

异地|广州等20地市开通省内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文章图片

广东实现了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在全省21个地市的整体落地、全部上线、全面应用 。 通讯员供图
广东21地市全部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
省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学在会上介绍 , 作为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第一批上线试点省份 , 广东全力推进上线工作 , 在10个半月内 , 实现了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在全省21个地市的整体落地、全部上线、全面应用 , 标志着广东省医保信息化水平迈上了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的新台阶 。
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上线后 , 为广东省1.1亿参保人、3万余家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了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保服务 。
目前 , 全省日均门诊、住院结算量超100万人次 , 门诊结算0.7秒、住院结算仅1秒 , 性能达到旧系统的4-5倍 , 保证了全省的就医结算高效稳定 。
另一方面 , 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 , 广东医保不断拓展医保电子凭证的服务深度和场景应用广度 。 参保人通过医保电子凭证 , 可进行参保信息查询、个账余额查询、异地就医备案、扫码就医购药、线上结算等 , 实现医保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码上办”“不见面办” 。
广州、汕头等20地市已开通省内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异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是群众呼声最高的“痛点” , 也是推进医保工作的一个“难点” , 广东医保系统依托全省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 , 加大对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部署力度 , 加强业务办理要求规范 , 全力推进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落地 。
目前 , 广州、汕头等20个地市已开通省内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 , 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也将于近期有序推开 。
APP、小程序等多渠道办医保
肖学介绍 , 国家平台的全面运行 , 促进了医保业务的统一规范 , 全面实现了大经办、大服务、大治理、大协作、大数据、大支撑的目标 , 为医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
例如 ,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 政务服务网 , 粤省事、粤医保小程序等多种渠道 , 为参保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医保服务 , 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群众零跑动 。
国家平台的上线 , 实现了医保跨区域、跨层级、跨业务、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服务融通;在线可用“大数据” , 实现全省医保大数据的聚合贯通、深度挖掘及在线应用 , 提升医保一体化经办、便捷化服务、智能化监管和科学化决策能力 。
8月15日起 全省统一切换新版医保“三大目录”
标准化方面 , 广东省实现了医保“三大目录”精细化管理 。 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 , 广东省统一拆分全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 率先实现国家、省和医疗机构收费编码“三码合一” 。
自8月15日起 , 全省统一切换新版医保药品、医用耗材、诊疗项目目录编码 , 形成了医保结算的“通用语言” 。
同时 , 标准化也促进了医保经办服务便捷化 。 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 , 广东省对各地市经办业务办理流程严格把控 , 统一全省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8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面实现省内、跨省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
上半年追回医保基金1.82亿元
通过信息系统与业务合力 , 2021年上半年 , 全省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35万家 , 处理违法违规机构5059家 , 追回医保基金1.82亿元 , 有效保护了参保人的“救命钱” 。
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 , 广东省新冠疫苗采购及接种费用实现省级“统一预付、统一审核、统一结算” , 大大提高了结算准确度和效率 。 截至目前 , 共筹集医保专项资金135.41亿元 , 已经完成拨付124.55亿元 , 清算90亿元 。 疫苗采购及接种费用省级统收统支 , 为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异地|广州等20地市开通省内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采写:南都采访人员李文 通讯员粤医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