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石墨烯大神曹原除了发论文 , 又开始收割奖项了 。
他刚刚荣获了2021年度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麦克米兰奖(McMillan Award) 。
这次获奖是为了表彰他在“扭曲双层石墨烯中超导性和相关量子现象的开创性发现和探索” 。
文章图片
曹原今年25岁 , 自2018年发现扭曲双层石墨烯的超导性质以来 , 已经在相关领域发了8篇Nature+1篇Science 。
其中仅今年就密集发表了5篇 , 人送绰号“石墨烯驾驭者” 。
文章图片
2010年 , 14岁的曹原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 并以第一届学生的身份入选每年仅招收约30名学生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
2014年前往MIT , 并于2020年获得博士学位 , 目前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从今年发表的几篇论文中可以看出 , 曹原的研究领域已经从双层石墨烯扩展到了三层石墨烯 。
麦克米兰奖有多厉害?
麦克米兰奖自1986年开始评选 , 由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颁发 , 每年仅颁给1-2位凝聚物理领域的杰出学者 。
并且要求获奖者必须是在5年以内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 。 例如 , 2021年的候选人必须是在2016年1月之后获得博士学位 。
曹原获得博士学位是在2020年9月 , 今年这一届他刚刚符合评选资格 , 马上就获奖了 。
看来不是他终于有资格获奖 , 是奖终于有机会能颁给他 。
为什么麦克米兰奖特别要求颁给青年学者?
这是为了纪念英年早逝的凝聚态物理学家威廉·L·麦克米兰 。
文章图片
麦克米兰于1936年出生 , 在1984年49岁时因车祸不幸去世 。 那时他正在科研生产力的巅峰时期 , 在去世前的一年之内发表或正在发表的论文有十几篇 。
他因在凝聚态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作出奠基性且独特的贡献而闻名 。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液氦、超导、液晶、层状化合物、自旋玻璃等 , 并在其中许多领域开创性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 。
麦克米兰去世两年后 , 他在伊利诺伊大学的同事为了表彰与他一样的青年物理学者 , 以他的名义设立了这个奖项 。
除曹原外 , 历史上还有多位华人凝聚态物理学者获得该奖 。
【评选|曹原获奖了,不是他终于有资格获奖,是奖终于有机会颁给他】2019年获奖者Liang Wu , 本科来自南京大学 , 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副教授 。
2017年获奖者刘鲁乔 ,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 现在MIT任副教授 , 今年获斯隆奖 。
2010年获奖者傅亮 , 与曹原同样来自中科大少年班 , 现在MIT任副教授 。
2006年获奖者王亚愚 , 本科中科大 , 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 。
93年获奖者姜弘文 , 现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授 。
下一步 , 巴克利奖?
如果不限于青年 , 凝聚态物理最高奖是巴克利奖(Oliver E. Buckley Condensed Matter Prize) 。
巴克利奖的评选标准强调获奖者必须是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人 , 通常每年仅授予一人 。
2020年获得巴克利奖的正是曹原的导师Pablo Jarillo-Herrero , 获奖理由就是他与曹原共同研究的双层扭曲石墨烯中超导现象 。
文章图片
△曹原和他的导师
或许曹原离巴克利奖也并不遥远 。
参考链接:
[1]https://physics.illinois.edu/people/honors-and-awards/mcmillan-award
[2]https://www.aps.org/programs/honors/prizes/prizerecipient.cfm?last_nm=Jarillo-Herrero&first_nm=Pablo&year=2020
— 完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 , 未经账号授权 , 禁止随意转载 。
_原题《曹原获奖了 , 不是他终于有资格获奖 , 是奖终于有机会颁给他》
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技术|脉冲+推揉 全能按摩手 SKG G7 Pro颈椎按摩器参加科创奖评选
- 评选|TalkingData入选「爱分析·中国数据智能最佳实践案例」
- 评选|新增“银发经济”等维度,新京报2021“智慧生活”榜单启动
- 原文|『新』科技『星』力量 2021年度科技奖项评选报名开启
- 双美|“双美”少儿短视频启动征集,获奖或被选送金鸡百花电影节
- 模型|57项参赛作品获奖 贵州省第三届建筑信息模型大赛颁奖大会举行
- 评选|中国工程院院刊发布“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 国家|荣耀 X30 正式发布,荣耀影像计划 2021 获奖作品同步出炉
- 人物|冬奥会海报被抄袭 大二学生盗图参赛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