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时评 |“防沉迷系统”尤须“防漏洞”


|江东时评 |“防沉迷系统”尤须“防漏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江东时评 |“防沉迷系统”尤须“防漏洞”】花33元租号就能打2小时王者荣耀?日前 , 央视新闻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在各大电商平台、二手交易网站 , 活跃着大量游戏账号出租平台 。游戏账号租卖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 让游戏厂商的“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带来的危害 , 已不仅仅是某个个体荒废学业、浪费金钱、损害健康 , 也不仅仅是未成年人群体对虚拟世界的极度依赖 , 对现实周遭的漠不关心、视而不见 , 游戏毁掉的是一代人的成长 , 透支的是国家的未来 。“所有会上瘾的东西 , 从商业角度来说都是利润的魔术师” , 资本逐利无可厚非 , 但不能以损害一代人的成长为代价 。
补足漏洞 , 技术是首要的 , 但不是决定性的 。网游企业技术都很过硬 , 这毫无疑问 。那么技术无法实现实名认证吗?技术无法支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吗?技术无法做到异地登录冻结、充值限定额度吗?答案不言而喻 , 但效果并不理想 。这其中或许有多种因素 , 但游戏厂商的暧昧态度 ,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有意无意留出“后门” , 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
让“最严新规”落地有声 , 不再重蹈过去的覆辙 , 游戏企业理当责无旁贷 。堵上“漏洞” , 不留“后门” , 必须拿出旗帜鲜明的态度 , 拿出真刀真枪的技术 。当然 , 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网管” , 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 , 监管方也应尽快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具体细则 。但其他主体的责任或义务 , 无法对冲游戏厂家首先负有的伦理和道义 。
在很多年前著名的快播案中 , 王欣在辩护中提到过一个词:技术中立 。也许技术本身是中立的 , 但技术背后的理念、出发点和用途不同 , 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 也决定了技术的价值几何 。如果在高利润的驱使下 , 技术默许、利用甚至诱导使用者天性上的无知、迷茫和脆弱 , 难道不算某种帮凶吗?而一项好的技术 , 理应守好伦理的“大门” , 背负更大的社会责任 , 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
(陈立民)
来源:新华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