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碎片”是指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或正在进入大气层的一切人造的、但已经失效的物体及其部件 。 简单来说 , 就是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失效航天器或其碎块 。
从人们开始太空活动以来 , 空间碎片的数量便逐年增加 。 废弃航天器或者航天器、因为解体造成的碎块是空间碎片的主要来源 。 有时 ,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会制造大量空间碎片 。 比如 , 1963年 , 美国为了发展通讯 , 曾将3.5亿枚铜针播撒在极地轨道 , 形成一个铜针带 。 然而 , 这些铜针并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 , 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铜针在完成了最初始的无线电反射任务后 , 便偏离了预定的轨道 , 长期在太空中停留 。
1980-1988年间 , 苏联发射了16颗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 , 并采用液态金属NaK作为冷凝剂 , 在卫星结束工作后将反应堆的核心抛出 。 据估计 , 约有264000个冷凝剂颗粒滞留在轨道上 , 成为空间碎片的一部分来源 。 同时 , 航天员的生活垃圾、个人物品(比如航天员爱德·怀特的手套)也成为了相当“有趣”的太空垃圾 。
空间碎片在轨道上与航天器的平均相对运行速度大约为10km/s , 在如此高速的条件下 , 哪怕只是毫米级的碎片撞击 , 都可能使航天器外壳被击穿 , 甚至造成航天器解体 。
很多回收器的表面坑坑洼洼 , 这便是碎片撞击留下的痕迹 。 下图中展示了著名的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的撞击伤 。 1999年12月 , 宇航员拍摄了哈勃外壳的所有可见区域 , 辨认出明显的高速撞击特征共571处 , 平均冲击密度约为每平方米45处 。
本文图片
哈勃望远镜的撞击坑
(图片来源:NASA)
由于空间望远镜大多直接裸露在太空中 , 因此空间碎片时刻威胁着它们的安全 , 甚至导致其完全无法工作 , 比如XMM-牛顿卫星因为电荷耦合器件(CCD)就被撞击而失效 。
一般来说 , 对于厘米级以下碎片 , 应主动增加防护层 , 尽可能减少撞击伤害;对于厘米级以上碎片 , 则需要进行编号 , 主动规避 。
虽然各个国家也在想办法进行积极应对 , 提出了机械臂、激光、轻气炮等方法进行捕捉或烧毁 。 国际上也成立了合作组织——“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 , 旨在携手各航天大国 , 共同应对空间碎片问题 。 但目前来看 , 这些措施大多收效甚微 。
提到空间中的飞行物 , 就不得不再说一下著名的“星链计划” 。 该计划打算发射数量众多(先期计划12000颗)的星链卫星 。 对于光学望远镜来说 , 它们相当于一颗颗小型的明亮天体 , 不仅会增加光污染 , 影响暗弱天体的观测 , 还会使部分天文图像曝光过度 , 无法使用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