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云南禄丰恐龙科考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恐龙化石是如何修复的呢?( 四 )


恐龙生存的时代 , 地球上还没有花 , 也没有草 。 对于素食恐龙来说 , 当时已经存在的蕨类植物应该也是不错的食物选择 。

侏罗纪|云南禄丰恐龙科考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恐龙化石是如何修复的呢?
文章图片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 梁水清:桫椤是蕨类植物之王 , 它的历史比恐龙还要久远 , 它跟恐龙一起经历了中生代时期 , 当时它广泛分布 , 非常繁盛 , 是一些植食性恐龙的食物来源 。 但现在由于地质、历史的变迁、极端环境气候事件的发生 , 它变得越来越少了 , 是一个非常濒危的物种 。
澄江动物化石群:揭秘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1号科考现场发现的恐龙化石已经历经了数亿年悠长的岁月 , 看到这些化石 , 除了感叹 , 我们还不禁发问 , 生命的源头到底在多久之前呢?接下来 , 我们要去到距离现在5.3亿年的寒武纪 , 这是地球生命史的一个里程碑 。 生命在海洋出现了大爆发 , 地球上的“生命大接力”由此拉开大幕 。 在云南澄江 , 就有这样的一个地方 , 这里有世界已知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寒武纪早期生物群 , 200多种海洋生物化石 , 见证了生命最初的大爆发 。
位于云南中部的澄江 , 因为一个发现 , 震惊世界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中国科学家在澄江帽天山发现了寒武纪时期的动物化石群 , 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世界就此被打开 。 这个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

侏罗纪|云南禄丰恐龙科考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恐龙化石是如何修复的呢?
文章图片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 , 有力证明在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 , 地球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生命大爆发 。 很短的时间里 , 从低等的海绵动物到高等的脊椎动物 , 现代所有生物门类的祖先几乎全部涌现了出来 。

侏罗纪|云南禄丰恐龙科考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恐龙化石是如何修复的呢?
文章图片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馆长 陈泰敏:微网虫是叶足动物 , 是地球上最早长腿的动物 。 抚仙湖虫 , 属于节肢动物 , 它是我们今天地球上这些昆虫的祖先 。 昆明鱼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 因为它是我们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脊椎动物 , 而且它基本具备了今天我们人类基本器官的构造 。

侏罗纪|云南禄丰恐龙科考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恐龙化石是如何修复的呢?
文章图片

昆明鱼是目前已知生物中第一个进化出大脑、脊椎和心脏的生物 , 可以说人类元祖在寒武纪出现 , 从它开始了从鱼到人的漫长演化 。
不仅如此 , 一种称霸海洋的大型掠食者——奇虾 , 也在这次大爆发中出现 。 今天的人们很难相信 , 一只虾能有如此的威慑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