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4年亏损250亿 打败柯洁的“神话”DeepMind终于盈利( 四 )


当然 , 由于医疗数据必然会涉及到病人隐私 , 从2016年开始 , DeepMind 就被卷入了一场关于合法数据应用的“社会与机构审判”中 。2017年 , 英国的数据监管机构曾裁定 , DeepMind 在几个主要方面侵犯了病人的权利 。
以上便是DeepMind在医疗健康领域奋战至少5年 , 但商业化收效甚微的关键原因 。当然 , 运行极其隐蔽、规整且很有自己一套作风的英国国家医疗体系 , 也是技术公司难以撼动的客观因素之一 。
总的来说 , 2016~2017年大部分人工智能公司之所以最喜欢用游戏来搞噱头 , 是因为游戏有严格边界设定的特质;
而现实世界中 , 却少有存在明确边界的问题 。
谷歌保持沉默 , 但行动告诉了我们结果
站在市值万亿 , 每年收入高达千亿美金的谷歌角度 , 每年拨出5亿美元并不是一个巨大的赌注 。但是 , 如果通往商业生存能力的道路比预期时间更长 , 超过5年风险仍有攀升趋势 , 那么 , 就不可能有任何一家企业会冒这样的风险 。
譬如 , 于今年1月正式被谷歌关停的互联网气球项目Google Loon , 曾在2011年成立时发出“让全球最贫穷偏远的最后10亿人用上互联网”的壮志豪言 。然而 , 他们在2016年时就已被大幅削减开支 , 最终没能挺过疫情肆虐 , 收入来源归零的2020年 。
对了 , 2017年Loon项目组穿着卡通鲨鱼拖鞋的谷歌工程师们 , 也曾表示机器学习帮了他们一个大忙——系统可以根据风向来操控气球移动的角度 , 让它们能够在某一地区小范围盘旋 。

Google|4年亏损250亿 打败柯洁的“神话”DeepMind终于盈利
文章图片

Loon实验室的工程师
Loon并不是特别的 , 谷歌每年亏损几十亿美元的登月业务Other bets , 每年都会有很多创新项目或无疾而终 , 或被CFO和投资者杀人般的眼神不断“凌迟” 。
而近几年来 , 人工智能给谷歌带来的技术声誉 , 逐渐被前者涉及到的数据隐私、道德伦理问题所掩埋 。
特别是在谷歌去年开除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员后 , 大众对谷歌这家商业组织的质疑和道德批判 , 达到了历史的最巅峰状态 。
而相比之下 , DeepMind 今年从“发布蛋白质3D形状预测算法平台”再到“不惜一切代价改写财报收入数字” , 像是在试图说服谷歌和投资者的同时 , 想重新燃起过去几年世人被逐渐浇灭的对人工智能的热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