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机制|胃癌侵袭转移调控机制 有了新研究成果
近日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兰大一院)普外科团队在胃癌侵袭转移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 该研究阐明了BAG4在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 有望成为胃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 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癌症快报》 。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胃癌发病人数占全球发病总数的46.8% , 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数的47.8% 。 侵袭转移是胃癌细胞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 也是造成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然而 , 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 也没有特异性高的肿瘤标记物 。
目前 , 胃癌诊断的“金标准”是做胃镜取活检 , 但是还没有无创的、能够动态检测病情变化的手段 。 因此 , 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 , 这对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兰大一院普外科团队研究发现BAG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 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不良预后呈正相关 。
【分子机制|胃癌侵袭转移调控机制 有了新研究成果】同时 , 他们还通过196例临床标本以及体内外实验结果证实BAG4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 采访人员颉满斌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实控公司涉嫌传销被调查,加盟商:拉人头、疯狂囤货、盈利机制复杂
- 神经元|大脑模式分离机制有了新发现
- 个案|“知网降价”能否推动机制完善
- 蛋白|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植物中独特的双链RNA合成机制
- 大脑|大脑模式分离机制有了新发现
- 神经元|为什么你会亲近黑猫而逃离黑豹 大脑模式分离机制有了新发现
- 仪器|分子生物实验室建设:配备仪器科普SICOLAB
- 叶洪新|徕芬首届粉丝直面会,推出“新品体验官”机制
- 联防联控机制|我国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措施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有效
- 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教育部: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校服管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