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思考成都打造智算中心和生态创新中心的原因 。 在人工智能算力成本高企的局面下 , 并非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像川大智胜那样自主打破算力瓶颈 ,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就像是城市在智能时代的“电厂” ,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越过算力的高山 , 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乘数效应出现 , 为产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03 智算中心的一步妙棋 算上正在建设中的成都智算中心 , 国内21个城市联合点亮人工智能算力网络 , 包括深圳、武汉、西安、北京、上海等经济重镇 。 对于这样的现象 , 可以找到两个维度的合理解释:
一是AI算力需求的迫切性 。 仅仅是在过去十年中 , 算法对算力的需求就增长了100万倍 , 相应的人工智能算力投入也水涨船高 。 但AI算力不同于传统算力 , 需要支撑起算法模型的开发、训练和推理 , 也就需要专门的AI芯片和框架 。
而华为昇腾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提供全栈式AI能力的平台 , 涵盖Atlas系列硬件、异构计算架构CANN、昇思MindSpore、昇腾应用使能MindX以及一站式开发平台ModelArts等产品 , 帮助伙伴和开发者高效使用AI能力 , 创新场景化AI应用 , 可以说是填补AI算力短板的最佳选项 。
二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附加价值 。 参考武汉、深圳、西安等城市 , 无不采用了“一中心四平台”的模式 , 即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基础 , 同步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 , 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 。
大抵也是成都青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另一重原因 。 按照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的规划 , 将通过应用场景吸引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高端要素聚集 , 形成“成都创造、成都转化、成都输出”的发展模式 。 目前昇腾生态在成都区域已经有34家认证伙伴 , 产生的解决方案数量全国第一 , 其中9家本地企业与昇思MindSpore完成了兼容性测试 , 获得昇思MindSpore认证 。
不排除在成都智算中心和成都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投运后 , 人才培养、场景落地、产业集聚等出现指数级的增长 。
倘若视角再宏观一些的话 ,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遍地开花也在验证另一步妙棋 。
文章图片
根据《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白皮书2.0》发布上所提到的 ,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在延伸为人工智能算力网络 。 一旦将各地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联接成网 , 动态实时感知算力资源状态 , 实现统筹分配和调度计算任务 , 构成区域内感知、分配、调度人工智能算力的网络 , 有望形成统一的互联标准、应用接口标准 , 降低人工智能的落地门槛和算力成本 , 进而赋能更多的行业和场景 。
推荐阅读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电气电子产品|互联网营销师等35个职业有了新技能标准
- 低碳发展|成都以创新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 建设|成都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试点|成都“新城建”打造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局面
- 新生|成都新生植发游戏竞赛圆满落幕-医护团队齐上阵温暖年末发友心
- 蔡司|影像新王vivo X70 Pro+评测:想要的都有了
- 月球|百度AI能力上天?李彦宏:无人车可以开到月球上去!